首页> 中文学位 >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行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意义
【6h】

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行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中英文名词对照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单侧与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比较分析

2.2 中央区各亚区的淋巴结转移情况

2.3 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2.4 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2.5 术后并发症

3 讨论

3.1 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特点

3.2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3.3 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出现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

3.4 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并发症

3.5 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意义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出现中央区和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明确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行预防性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意义及可行性,为临床术式选择提供依据。
  方法:按照纳入标准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血管甲状腺外科由同一治疗组行甲状腺根治术的患者,术后病理确认为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者共282例,设置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根据患者的病案号,将尾号为单数者设为对照组共144例,全组患者行患侧腺叶+峡部+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将尾号为双数者设为实验组共138例,全组患者行患侧腺叶+峡部+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全部患者对于合并对侧非恶性病变者加做对侧部分或全部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方法的术后并发症情况,分析中央区转移和对侧中央区转移的危险因素。
  结果:
  1、全部患者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为59.2%(167/282),各亚区的淋巴结转移率:VIa区淋巴结转移率为12.4%(35/282),VIb区淋巴结转移率为32.1%(70/218), VIb喉返神经后方区淋巴结转移率为14.2%(31/218),VIc区淋巴结转移率为31.2%(88/282),VId区淋巴结转移率为31.7%(64/202)。全部患者均无出现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永久性喉返神经麻痹和淋巴漏。
  2、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清扫的淋巴结数为9.56±5.69个,而实验组清扫的淋巴结数为11.56±6.32个,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5);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的术后第一天引流量平均为49.85ml和60.37ml,差异有显著性(P=0.001)。
  3、年龄<45岁(OR=2.081)、肿瘤最大径≥10mm(OR=2.012)和肿瘤位于非上极者(OR=2.260)是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最大径≥10mm(OR=3.784)和患侧中央淋巴结转移(OR=3.409)是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4、全组患者因随访时间尚短,暂无法评估术后远期复发的发生率及术后生存率,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结论:
  1、甲状腺癌灶位于中部或下极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风险较高。
  2、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中央区各亚区均呈现较高的淋巴结转移率。
  3、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与单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相比,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4、对于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者,建议行预防性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特别对于肿瘤直径≥10mm和(或)已证实患侧中央区有淋巴结转移时,应常规行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