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生态化探析
【6h】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生态化探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序言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意义

1、生态化: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2、本课题研究意义

二、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发展

2、西方现当代教育理论

三、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方法

第一章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生态化的基本观点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生态化相关概念解读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生态的结构及因素分析

1、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生态的结构分析

2、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生态的主体因素分析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生态的基本特征

1、整体性

2、开放性

3、共生性

4、动态平衡性

第二章新课程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生态化的缺失及原因分析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目标“一维化"

1、重视智能目标,忽视德育目标

2、 重视知识目标,忽视人文素养

3、重视学生发展,忽视教师的共同进步。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内容的固化、割裂

1、教学内容时代性的缺失

2、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生活

3、教学生成性资源流失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过程生态失衡

1、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互动的缺失

2、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因材施教不足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生态环境的要素失衡

1、物质环境中的设施因素的失衡:现代教学手段的滥用

2、精神环境中的人际因素的失衡

第三章 遵循生态原理,构建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态课堂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目标的生态化:多维并举,共同成长

1、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同构同生。

2、知识目标与人文素养相得益彰

3、教师与学生发展的整体联动性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内容的生态化:动态生成、多元开放

1、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

2、让课堂回归生活

3、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过程的生态化:彰显个性,多维互动

1、多维互动,德智共生

2、尊重差异,彰显个性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环境的生态化:自然和谐,充满关爱

1、课堂物质环境的设施因素:多媒体的合理、有效利用

2、课堂生态精神环境中的人际因素:课堂教学气氛环境

结束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与中学其它课堂相比较,思想政治课堂是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提升政治素养、培养道德品质的主要场所,是思想政治课教育目标实现的主阵地。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营造一个自然和谐、生命灵动的政治课堂环境已成为提高课堂实效的当务之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不仅关注教育的宏观问题,而且也更加深入研究教育的微观课堂环境。为此,教育生态理论提供的研究新视野是有其理论价值与实践指导意义的。笔者认为,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依然存在生态缺失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学目标“一维化”、教学内容的固化和割裂、教学过程生态失衡、课堂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部分失衡等等。为建立和谐平衡的课堂环境,笔者借助访谈、观察、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提出要从四个方面着手构建高中思想政治生态课堂:一是教学目标上要做到从“一维”到“多维”的转变,实现多维并举,既要关注知识教育,同时也要重视道德教育与人文素养的培养,从而促进师生共同成长;二是教学内容上要实现动态生成、多元开放。具体要求是: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要让课堂回归生活;开发与利用生成性资源等;三是教学过程的生态化,要求尊重差异,彰显个性,多维互动,德智共生;四是针对当前课堂教学环境的典型失衡,提出在课堂物质环境方面要注意多媒体的合理、有效利用,在精神环境上营造自然和谐、充满关爱的课堂气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