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花间词研究三题
【6h】

花间词研究三题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论

一、本课题研究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二、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三、本课题基本思路和框架

第一章花间词的“感觉艺术”

第二章花间词的人物形象塑造

第一节女性形象

一、现实生活中的女性形象

二、历史和神话中的女性形象

第二节男性形象

一、现实生活中的男性形象

二、历史中的男性形象

第三章花间词人物形象塑造的特点和手法

第一节 从描写的方法看人物形象塑造

第二节从艺术手法的运用看人物形象塑造

第四章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仟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本文以五百首花间词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更深入挖掘花间词含蕴的丰厚内涵,展示其独特的艺术风貌。全文由绪论、本论和结论三部分组成。 绪论部分介绍花间词的感觉艺术、人物形象塑造及其手法运用的研究现状,总结其得失,明确研究对象、意义和方法。 本论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分析花间词的“感觉艺术”,着重从视觉、嗅觉和听觉三个方面加以探讨。第一节重点分析花间词人以绘画技法入词,通过绚丽的色彩、精美的构图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社会生活的图景:仕女画、风景画和风情画。词中用斑斓的色调、女性特有的姿态和迷人的妆扮多角度地绘制出一幅幅仕女图。对风景的描写可分为两种图景:一是单纯写景,一是以景物作为感情的外射。风情体现一个民族的面貌,郊游、具有浓郁江南特色的寺庙祈祀和江南采莲的习俗等,构成了花间词中的风情画。第二节着重分析“香”的描写,分析其种类及花间词人如何把感情意绪融入他所描写的香气中。花间词中写到的香种类甚多,其中以花香的描写最为繁杂。当时的女子讲求生活的雅致,香气充溢于她们生活的空间,甚至连身体也散发出各种香味。词人常以花香衬托离情,也借香气写欢喜之事。手法上,经常沟通嗅觉、视觉、触觉和意觉,以表现其对外界事物丰富而独特的感受,抒写复杂细微的情思。第三节分析花间词中动物、器物、人声和自然景物等四种听觉意象。动物声音写得较多,但更多的是写体质既小又轻的飞禽的声音,这应该和花间词崇尚纤巧的词风有关。声响是词人用来传情达意的重要手段,有时因室外自然景物的声音触动主人公的心弦;有时借发之于器物,以表达心中的情愫。花间词人善于运用多种声响组合,层层皴染,让人们在声音的世界里感受抒情主人公情绪的变化。词人亦善于以听觉配合其它的感觉来描写词境。 第二章分析花间词的人物形象塑造,着重分析词中的形象类型及其文化意蕴。花间词通过身份多样的女性群体来传达那份或欢乐、或哀怨、或闲愁、或坚韧的情意。这个群体按其素材的来源可分为:(一)、现实生活中的女性形象。按不同的社会阶层、身份地位,又可分为仕女、底层女子和女道士等形象。仕女形象包括宫女和富家闺秀等。词人塑造生活在富有环境中的女性,不是歌颂艳羡她们生活的富丽,而是透过表象让人们看到她们精神上的空虚寂寞。词中对歌舞妓、弃妇、思妇和村女等底层女性的刻画,写出她们的不幸遭遇和对幸福的渴求,道出了封建社会被侮辱被损害的女子共同的心理和命运,流露出词人对她们的理解和同情。塑造道姑形象,反映她们被禁锢的苦闷和正常的情感需求,体现出词人对女性人性的关怀。当然,在晚唐五代的背景下,有些词人还是脱离不了借道姑张扬世俗享乐之嫌。(二)、历史和神话中的女性形象,如乌孙公主、西施、陈皇后、湘妃和汉皋神女等。词人在她们身上寄寓怜爱,表达尊重。近20%(笔者统计)的花间词塑造了男性形象,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脆弱和厚重,引起我们对生命本体的思索。这一类人物以时间为限,可分为:(一)、现实生活中的男性形象,按其身份、地位又可分为:贵公子、中榜者、渔父、征人、游子和词人自我形象等。晚唐五代士人的价值体系崩溃,在纷乱中如何苟全、安顿自己,成了他们生活的终极目标。贵公子就是这种社会土壤中滋生出的一群沉迷于声色中的人。中榜入仕是封建社会取得富贵的最佳途径,举子们对功名的醉心也折射出社会的喧嚣和浮躁。黑暗的社会让文人产生了失意苦闷或忧谗畏祸的心理,词人希望借渔夫形象,把人生自由的理想安顿在现实人间。关注征人的情感生活,可见“乐不思蜀”的花间词人并不完全忘怀国事。游子是漂泊者,这一群体让我们更深入地感受到当时社会下层人物的真实命运。词人直接绘画自我形象,带有自传色彩,抒写其身世之感。(二)、历史中的男性形象,如隋炀帝、陈后主和唐玄宗等。词人以古鉴今,表明对时势的关注,词作具有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 第三章探析花间词人物形象塑造的特点和手法。花间词人博采众家之长,从文学手法到传统的国画技法,只要能给予借鉴的,一切“尽入吾毅中”,塑造了生动传神、顾盼生姿的人物形象。本章重点从两方面解析花间词如何完成其人物形象塑造。第一节从描写的方法看人物形象塑造,分析其外貌描写,如金圣叹所言:“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花间词用简约的笔法勾勒了不同阶层的人物画廊,通过不同情态的描写,绘出人物千娇百媚的情状。外部动作是人内心情感的一种外射,透过外在的动作可窥见人的内心深处。不同人物的心理折射出其独特的情感世界和个性特征。金圣叹云:“人有其声口。”个性化的语言描写能使人毕现于前,花间词中有的用浅显的独白吐露衷曲,有的用质朴坦率的“决绝语”、“尽头语”突出个性。“一样人,便还他一样说话”(金圣叹),人物间的对话也可看出其性格的差别。第二节从艺术手法的运用看人物形象塑造,花间词人继承前人的文学传统,运用了夸张、比喻、双关、借代、对比和用典等多样的修辞手法塑造形象;他们还借用了中国国画中的传统技法--自描和工笔,描摹出人物的不同风貌。 第四章结论部分,总结全文观点,并提出由本文所引发的一点思考。 总之,通过对花间词的再解读,让我们走进昔人细腻的情感体验,欣赏其高雅的生活情趣,体味其悲苦的人生感受,更深入地理解花间词,了解晚唐五代那个特定的历史年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