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澳大利亚与印尼独立(1945-1949)
【6h】

澳大利亚与印尼独立(1945-1949)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印尼独立与国际社会的反应

第一节 印尼的独立

第二节 国际社会的反应

第二章 中立下澳大利亚对印尼从漠视到干预的转变

第一节 革命爆发时澳大利亚对印尼的认知与领导人之间的分歧

第二节 从漠视到干预:澳大利亚港口工人大罢工

第三节 英国调停时期的澳大利亚印尼政策

第三章 联合国调停时期澳大利亚对印尼的积极外交

第一节 放弃中立:从“第一次警卫行动”到茉莉芬事件前

第二节 全面介入:从茉莉芬事件到圆桌协定的签订

第四章 澳大利亚印尼政策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安全重于泰山”:澳大利亚的安全观

第二节 难割难舍的黄祸论:澳大利亚的种族观

第三节 不可小视的压力集团

第四节 领导人的个人价值取向

第五章 澳大利亚印尼政策的影响

第一节 丰富了澳大利亚的独立外交

第二节 在迈向亚洲问题上走出关键一步

第三节 对澳印关系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

第六章 结论

附录 1

附录 2

附录 3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二战后,东南亚地区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民族解放运动。1945年8月17日,印尼发生“八月革命”。苏加诺、哈达等人宣布印尼独立,成立印尼共和国。革命的爆发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英美日苏都根据自己的利益判断做出反应。作为荷属东印度原有的统治者,荷兰为了不使重新恢复对荷属东印度的统治的梦想落空,于1947年7月20日、1948年12月19日发动两次警卫行动,想以此推翻印尼共和国,但最终未能如愿。
   澳大利亚作为印尼最大的邻居,在印尼独立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独立初期,澳大利亚在印尼独立的态度上采取中立立场。1947年以后,出于多种因素的考虑,澳放弃中立,转而公开支持印尼共和国。澳大利亚对印尼共和国的支持不仅有利于印尼共和国巩固已取得的革命成果,而且对澳的独立外交、亚洲协调外交及澳印关系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