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妈祖神格化的路径分析
【6h】

妈祖神格化的路径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神格化理论概述

第二章:妈祖神格化的民间路径

第一节:由人到神——海神神格的生成

一、女神诞生的时代背景

二、口头叙事的传统母题

三、“神人同格”的叙事逻辑

第二节:亲民化的神格特征

一、民间称谓的递变系列

二、反官本位的民本思想

三、女性自主意识的觉醒

第三节:外传并地方化的神格特征

一、大陆各地区地方化的妈祖神格特征

二、台湾“内地化”与“本土化”相互交融的妈祖神格特征

三、澳门中西文化融合的妈祖神格特征

第四节:多元化的神格特征

一、流动的神坛——移民与妈祖

二、华人社会多元化的妈祖神格特征

第五节小结

第三章:妈祖神格化的官方路径

第一节:宋代官方叙事模式的生成

一、褒封与赐匾

二、护航与平寇

三、积极互动礼部的

第二节:元代的官方叙事模式:过渡形态

一、由“圣妃”到“天妃”的飞跃

二、渔家女成了官宦女

三、谕祭文的大规模出现

第三节:明清的官方叙事模式:变异形态

一、叙事主体的内部分化

二、孝女形象

三、战神形象

第四节:清代神格的标准化:国家海神

一、封号的层累意蕴

二、封号的背景分析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路径分析

第一节:民间与官方妈祖神格化的路径分析

第二节:民间与官方的妈祖神格化的特征分析

一、多元化与标准化

二、开放式与封闭式

第五章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神格化就是由人到神的过程,即人格力量的一种异化过程。妈祖林默由一平凡女子演变成万民敬仰的海神,就是一个神格化的过程。笔者借鉴宗教学的概念首次以神格化为切入点来研究妈祖信仰。妈祖由人到神的神格化过程,其实是一个不同建构主体根据各自的内心期望和现实需要积极参与建构的复杂过程。本文运用新历史主义的批评方法,把历史当做具有阐释性的叙事文本,有关妈祖信仰的朝廷奏折、文书、封号以及民间传说都是具有阐释意义的叙事文本,其中蕴含着建构者的叙事策略以及文化心理。通过对这些叙事文本的微观分析,笔者发现妈祖神格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两条形态各异、走向不同的妈祖神格化路径,即妈祖神格化的民间路径与官方路径。通过对叙事模式的分析以及比较研究思路的运用,笔者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从路径源头来看,妈祖由人到神的神格化生成是在宋代民间得以完成的,而妈祖神格化的官方路径是在妈祖由人到神完成后才开始的,官方根据自身的社会需要与利益诉求把民间现成的信仰纳入到正统的祭祀体系中来,它是在民间路径的枝干上生发出来的。
   就路径走向而言,民间路径走的是具备空间性特色的横向路径,官方路径走的则是具备时间性特色的纵向路径。
   在政治层面上,妈祖神格化的民间路径有着跨阶级、跨民族的文化特性。相反妈祖神格化的官方路径却有着浓烈的阶级色彩,妈祖信仰只是官方教化的一个工具。官方在表述形式上虽然采用的是相对稳定的文字形式,然而所述内容和评价却极其不稳定。不同的历史情境下,由于文字表达主体有着不同的政治需要和利益诉求,对妈祖的评价亦褒亦贬,并且前一个朝代还是妈祖庇佑的对象,在后一个朝代有可能就成为妈祖打击的对象。
   在文化层面上,妈祖神格化的民间路径体现的是开放性、多元化的文化心理,而官方路径则是一种封闭式、标准的文化心理。在着手对妈祖信仰进行控制与利用过程中,官方最主要的手段就是积极推动妈祖信仰“合法化”的完成,即采用“标准化”与“允准化”(approved)的方式来完成对妈祖的神格化过程。官方将自己的文化霸权加之于妈祖这一象征之上。面对官方强势的标准化过程,民间并非~味顺从,而是通过“非制度化”的家庭与社区内部的“耳闻目染”来进行妈祖信仰的代代传承。民间的妈祖神格化体现的是一种多元化的特征,以多元来消解官方的一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