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解放区文学女性形象书写——以《解放日报》为例
【6h】

解放区文学女性形象书写——以《解放日报》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解放区文学女性形象主题描述与形象塑造

第一节 解放区女性生存语境

第二节 女性形象文本主题描述

第三节 女性角色与形象塑造

第二章 解放区文学女性形象叙事分析

第一节 解放区文学“新女性”叙述模式

第二节 解放区女性形象创作话语方式

第三节 女性在文本叙事中的矛盾性

第三章 解放区文学女性形象书写策略

第一节 婚姻--革命的“试金石”

第二节 从“悲惨过去”到“翻身新女性”命运的想象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解放区文学塑造的女性形象充分展现出了中国妇女在民族战争和解放战争下产生的复杂与矛盾的心理。她们自觉参与革命,随着时代带着“为革命斗争、为政治服务”的属性。文本中,她们的命运同国家和民族命运紧紧拴在一起,因拥有共同的革命理想,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为着同一个信念改造自己,重塑灵魂;又因女性各不相同的遭遇与现状,表现出了多重复杂心理与不同的命运。正是这种冲突,表现出了解放区时期,战争与女性、文学与政治、文学与女性等关系的交织与融合。孤独的女性意识在民族和时代的召唤下发出微弱的呻吟,但并不意味着被鲜明外向的革命意识完全替代。作品一方面在表现社会历史的同时,将视角从女性自身关怀转为对女性生存现状以及全民族解放的关注。
   本论文侧重于对解放区时期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类型分析和文本透视。以《解放日报》为例,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探讨解放区文学中的女性形象书写。着重考察女性形象在战争革命、劳动生产、恋爱婚姻等创作主题中表现出的不同人物符号;讨论解放区文学女性形象对于“新女性”创作以及话语方式在叙事策略中的意图和所产生的矛盾性。“女性”在解放区文学中得到了新的演绎,在形象塑造上体现出了与三十年代完全不同的风格。战争将文学与政治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紧密联系在一起,女性形象在创作与接受等层面上受到了革命时代的制约,呈现出创作主题一元化与女性解放多元性的矛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