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水稻化感作用的动态遗传及其与环境互作研究
【6h】

水稻化感作用的动态遗传及其与环境互作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前言

1.化感作用研究方法及其评述

1.1水浸提生物测试法

1.2植物箱生物测试法

1.3迟播共培法

1.4田间抑制圈测试法

1.5化感-竞争分离法

2.化感作用物质的分离与鉴定

3.化感作用机制及作用方式的研究

4.化感作用种质资源的评价与筛选

5.化感作用遗传特性的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1.2试验设计

1.2.1杂种F1种子的获得

1.2.2受体植物的选择

1.2.3供体植物的种植和取样

1.3生物测试方法

1.4统计分析方法

1.4.1化感作用指标转化

1.4.2非条件遗传效应估算

1.4.3条件遗传效应估算

2结果与分析

2.1水稻不同发育阶段化感作用潜力的平均表现

2.2水稻不同发育阶段化感作用的遗传方差分析

2.2.1非条件遗传方差分析

2.2.2条件遗传方差分析

2.3水稻不同发育阶段化感作用的遗传率分析

2.3.1非条件遗传率分析

2.3.2条件遗传率分析

2.4水稻不同发育阶段化感作用的杂种优势分析

2.4.1非条件杂种优势分析

2.4.2条件杂种优势分析

2.5水稻亲本不同发育阶段化感作用的遗传效应分析

2.5.1亲本Lemont的遗传效应分析

2.5.2亲本多产稻的遗传效应分析

2.5.3亲本14的遗传效应分析

2.5.4亲本Dular的遗传效应分析

2.5.5亲本NC的遗传效应分析

3结论与讨论

3.1水稻化感作用的动态遗传特性

3.2水稻化感作用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特点

3.3化感作用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途径

3.4化感作用的研究前景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在读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展开▼

摘要

该研究选用5个化感作用特性差异较大的水稻品种(系)作为亲本,运用部分双列杂交设计(4×5)配成一套亲本和F<,1>两个世代的供体材料.测定亲本及杂种1代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及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模式受体植物莴苣幼苗根长和茎长的抑制作用.采用数量性状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发育遗传模型,分析了水稻化感作用的动态遗传特性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