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地道“柘荣太子参”的原种性与栽培技术研究
【6h】

地道“柘荣太子参”的原种性与栽培技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地道“柘荣太子参”的原种性分析

1研究方法

2柘荣太子参的原种性分析

2.1生物学的生长特性

2.2主要原种的分析

2.3柘荣太子参的栽培环境分析

第二部分地道“柘荣太子参”的栽培技术研究

1研究方法

1.1试验材料与地点

1.2试验设计

1.3观测项目

2柘荣太子参的栽培技术

2.1不同播种时期的试验

2.2不同种植密度的试验

2.3连作土壤的不同处理试验

2.4不同药剂的防治效果试验

第三部分讨论与结论

1讨论

2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柘荣太子参"是中国两个中药材产地证明商标之一,柘荣县是全国太子参最主要的产地.该文分析了太子参和中药材地道性起源,"柘荣太子参"发展过程及其化学成分和药理药效作用,综合考察了"柘荣太子参"地道性形成的地理、地貌、气候、土壤等环境特征,应用收集资料、产区调查和田间试验等方法对其种质和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优良的环境条件是其地道性形成的外在因素;栽培种质丰富并各具特色,适应区域多种气候、土壤类型,满足多种用途开发的需求,是其地道性的基础,并整理筛选出"柘参1号"和"柘参2号"两个主栽类型;栽培试验明确了在福建省柘荣县区域最佳播种期为11月上、中旬,最佳播种量种根为30~35kg/666.7m<'2>,60kg/666.7m<'2>石灰处理可明显克服太子参不宜连作的习性,大生M-45和世高是性价比高的叶斑病防护和防治剂,产区群众栽培技术的有效是其地道性形成的栽培因素.因此,多因子交互作用是"柘荣太子参"地道性形成的主导因子.

著录项

  • 作者

    王树贵;

  • 作者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

  • 授予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
  • 学科 农业推广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潘大仁,吴丽萍;
  • 年度 200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S567.590.48;
  • 关键词

    太子参; 地道药材; 地道性; 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