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红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子标记研究
【6h】

红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子标记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独创性声明和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1前言

2文献综述

2.1红麻生产与多功能综合利用研发进展

2.1.1红麻在农业生产上的重要性

2.1.2红麻综合利用的重要性

2.2红麻种质资源重要性及其研究进展

2.2.1红麻种质资源的形态与细胞学分类研究

2.2.2红麻种质资源性状鉴定与评价研究

2.2.3红麻特异种质的鉴定、发掘、创新与利用研究

2.2.4红麻种质资源的分子标记及亲缘关系研究

2.2.5红麻特异种质创新与抗虫、抗除草剂转基因研究

2.2.6红麻种质遗传改良优异材料的创新

2.2.7国外红麻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2.3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发展

2.3.1 RFLP

2.3.1 AFLP

2.3.1 RAPD

2.3.1 SSR

2.3.1 ISSR

2.3.1 SRAP

3材料与方法

3.1材料

3.1.1植物材料

3.1.2 ISSR引物

3.2方法

3.2.1 ISSR分子标记的材料与实验方法

3.2.2红麻基因组DNA的提取

3.2.3 ISSR反应体系的建立

3.2.4 ISSR反应程序

3.2.5电泳检测

3.2.6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4结果与分析

4.1 ISSR引物筛选

4.2红麻品种ISSR标记聚类分析

4.2.1第Ⅰ大类群的品种组成及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分析

4.2.2第Ⅱ类群的品种组成及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分析

4.2.3第Ⅲ个类的品种组成及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分析

4.3红麻起源的探讨

4.4红麻的演化

5小结与讨论

5.1 ISSR分子标记在红麻种质资源遗传多态性研究中应用的可行性

5.2不同引物序列对ISSR分子标记的影响

5.3红麻DNA提取质量对ISSR的影响

5.4红麻核心种质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研究以从国外引进及国内科研部门近年育成的红麻品种材料共32份,其中野生种9份,分别来自乌干达、加纳、印度尼西亚、肯尼亚、萨尔瓦尔、津巴布韦、尼日利亚、苏丹、赞比亚;从国外引进栽培种10份,分别来自古巴、美国、前苏联、法国、波兰、澳大利亚、埃及、南非、菲律宾、巴基斯坦;由国内育成的品种13份,分别来自中国麻类所、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农科院等单位。为进一步研究这批红麻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2004年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上述32份红麻核心种质的遗传基础进行了分析,从7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好的引物13个,对供试32份材料进行PCR扩增,按Nei-li的方法计算其遗传相似系数,将供试材料基因组进行分子聚类分析

著录项

  • 作者

    孙志强;

  • 作者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

  • 授予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
  • 学科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祁建民;
  • 年度 200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S563.503;
  • 关键词

    红麻; 种质资源; ISSR; 遗传多样性; 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