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意蜂和中蜂触角板形感受器分布观察及其采集行为
【6h】

意蜂和中蜂触角板形感受器分布观察及其采集行为

代理获取

目录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供试蜜蜂

2意蜂和中蜂触角形态观察

2.1触角的一般形态观察

2.2触角板形感受器电镜扫描

3意蜂和中蜂第一次采蜜日龄观察

3.1实验条件

3.2蜜蜂标记

3.3巢外蜜蜂采集行为观察

4意蜂和中蜂对不同气味的行为差异

4.1实验条件

4.2实验蜜蜂的准备

4.3实验观测方法

5意蜂和中蜂对不同颜色的行为差异

5.1实验条件

5.2实验蜂群的管理

5.3蜜蜂采集训练

5.4意蜂和中蜂对不同颜色的行为反应

6意蜂和中蜂对不同图形的行为差异

6.1实验条件

6.2实验蜂群的管理

6.3蜜蜂采集训练

6.4意蜂和中蜂对不同图形的行为反应

7意蜂和中蜂对不同浓度糖溶液的行为差异

7.1实验条件

7.2实验蜂群的管理

7.3测定糖液的配制

7.4蜜蜂采集记忆训练

7.5意蜂和中蜂对不同浓度糖溶液的行为反应

结果与分析

1意蜂和中蜂的触角形态观察

1.1触角的一般形态

1.2触角板形感受器形态与分布

2意蜂和中蜂第一次采蜜日龄的确定

2.1意蜂第一次采蜜日龄

2.2中蜂第一次采蜜日龄

3四臂嗅觉仪法测定结果

3.1意蜂和中蜂对不同蜜样气味的行为反应

3.2意蜂和中蜂对同种蜂蜜不同浓度的气味行为反应

3.3意蜂和中蜂包埋屏蔽触角后对原浓度蜜样气味的行为反应

4意蜂和中蜂对不同颜色的行为反应

4.1意蜂对不同颜色的行为反应

4.2中蜂对不同颜色的行为反应

4.3意蜂和中蜂对同种颜色的行为反应的差异

5意蜂和中蜂对不同图形的行为反应

5.1意蜂对不同图形的行为反应

5.2中蜂对不同图形的行为反应

5.3意蜂和中蜂对同种图形的行为反应的差异

6意蜂和中蜂对不同浓度糖溶液的行为反应

6.1意蜂对不同浓度糖溶液的行为反应

6.2中蜂对不同浓度糖溶液的行为反应

6.3意蜂和中蜂对相同浓度糖溶液的行为反应的差异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意大利蜜蜂(Apismellifera)(简称意蜂)与中华蜜蜂(Apis cerana)(简称中蜂)是中国目前饲养的主要蜂种.近几年来,由于经济效益及种间竞争的原因,中国原有蜂种中华蜜蜂有逐渐被意大利蜜蜂取代的趋势.为了搞清楚意蜂对中蜂究竟有多大的竞争压力,该试验研究了意大利蜜蜂工蜂和中华蜜蜂工蜂采集行为的部分生物学特性及其触角板形感受器的构造,并进行了对比观察.采用巢门捕捉标记蜜蜂的方法确定意、中蜂第一次采蜜日龄,结果发现:意蜂的第一次采集日龄为13~14日龄,中蜂第一次采集日龄为12~14日龄.从12种蜜样中选出3种意、中蜂都对其气味敏感的蜜样,通过稀释蜜样测出中蜂的嗅觉比意蜂灵敏4~8倍;通过屏蔽包埋蜜蜂触角的方法,证明了意、中蜂的嗅觉器官主要集中在触角上.利用蜜蜂定点采集的特性,从颜色、图形、不同浓度的糖溶液的三个方面对意、中蜂采集行为差异做了比较.结果发现:在颜色方面,意、中蜂都对反射短波长光波(0.38~0.50微米)的物体所表现出的颜色敏感,对反射长波长光波(0.63~0.78微米)的物体所表现出的颜色不敏感;但中蜂敏感光波区域与意蜂相比偏向长波长的光波.在图形方面,意、中蜂都对破碎程度大的图形敏感;但中蜂对破碎度高的图形的敏感性比意蜂强.在不同浓度的糖溶液方面,意、中蜂都喜好高浓度的糖溶液,不喜好低糖浓度的糖溶液;但在味觉敏感性上,中蜂比意蜂强,在取食浓度为60~68%糖溶液的能力上意蜂比中蜂强.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意蜂工蜂和中蜂工蜂的触角进行了观察.意蜂的触角除柄节、梗节、第一鞭节和第二鞭节比中蜂长之外,第三鞭节到第十鞭节与中蜂相差不大,直径也相差不大.板形感受器是意、中蜂的主要嗅觉器官.利用扫描电镜发现:意、中蜂的触角从第三鞭节到第十鞭节都有板形感受器的分布,其板形感受器分布密度和大小都相差不大;触角腹面意、中蜂都存在没有板形感受器区域,但中蜂的触角腹面没有板形感受器区域宽度比意蜂窄,中蜂板形感受器的分布面积比意蜂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