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氟虫腈和伊维菌素及其复配微乳剂的研制
【6h】

氟虫腈和伊维菌素及其复配微乳剂的研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文献综述

1微乳剂概述

1.1微乳剂定义

1.2微乳剂的研究进展

1.3微乳剂的配制方法及加工工艺

1.4微乳剂产品的优点

1.5微乳剂产品的不足

2农药复配配方筛选及其效果评价

3氟虫腈制剂研发进展

4伊维菌素制剂研发进展

5本文的研究目的

第2章氟虫腈与伊维菌素对小菜蛾的联合作用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药剂

1.2试虫饲养

1.3毒力测定

1.4最佳配比的筛选

1.5数据统计

2结果与分析

2.1氟虫腈和伊维菌素两种单剂对小菜蛾的毒力

2.2氟虫腈与伊维菌素复配后对试虫的毒力比

2.3氟虫腈和伊维菌素最佳配方的验证

3讨论

第3章氟虫腈、伊维菌素微乳剂的研制

1材料与方法

1.1试剂与药品

1.2微乳剂的配方筛选

1.3微乳剂的质量检测

2结果与分析

2.1溶剂筛选

2.2乳化剂筛选

2.3微乳剂各组成成分配比筛选

2.4防冻剂筛选

2.5水质对微乳剂稳定性的影响

2.6质量检测

3讨论

3.1微乳剂乳化剂选择

3.2正交试验法探讨影响因子

第4章7%氟虫腈·伊维菌素微乳剂的研制

1材料与方法

1.1试剂与药品

1.2微乳剂配方筛选

1.3质量检测

2结果与分析

2.1溶剂筛选

2.2乳化剂筛选

2.3微乳剂各组成成分配比筛选

2.4防冻剂筛选

2.5水质对微乳剂性状影响

2.6微乳剂质量检测

3讨论

3.1乳化剂对微乳剂的影响

3.2三元相图在农药微乳剂中的研究

3.3水质对微乳剂的影响

第5章所配微乳剂制剂对小菜蛾的室内毒力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药剂

1.2试虫饲养

1.3毒力测定

1.4数据统计

2结果与分析

2.1氟虫腈和伊维菌素原药及制剂的毒力

2.2混合原药与制剂的共毒系数

3讨论

第6章讨论与结论

1讨论

1.1氟虫腈与伊维菌素混配的合理性

1.2最佳配比筛选方法优缺点

1.3配方试验中的部分现象分析

1.4增效剂在微乳剂加工中的应用

1.5后续工作

2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研究了氟虫腈、伊维菌素复配后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inn.))的联合毒力,确定了0.5%氟虫腈微乳剂、6%伊维菌素微乳剂、7%氟虫腈·伊维菌素微乳剂的组成及其比例,实际验证了以上产品的室内毒力。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当氟虫腈、伊维菌素按质量比1:6复配时,共毒系数最大,达到了388.71,在其后的复配制剂开发中采用此比例。 通过对溶剂、乳化剂及配方的筛选,最终确定的0.5%氟虫腈微乳剂的配方为:氟虫腈(0.5%)、JFC(30%)、DMF(10%)、水(59.5%);6%伊维菌素微乳剂的配方为:伊维菌素(6%)、NP-16(16%)、正丁醇(18%)、丙三醇(5%)、水(55%)。7%氟虫腈·伊维菌素微乳剂的配方为:伊维菌素(6%)、氟虫腈(1%)、NP-16和7204(25%)、DMF(10%)、丙三醇(5%)、水(53%)。 3种自制制剂对小菜蛾室内毒力研究结果表明0.5%氟虫腈ME与原药及5%锐劲特悬浮剂毒力相当,6%伊维菌素ME与原药毒力相近,但低于0.5%伊维菌素乳油,混剂原药与制剂LC50显著性差异不明显。7%氟虫腈·伊维菌素ME的共毒系数为389.39,低于原药混合物的577.25。

著录项

  • 作者

    李志刚;

  • 作者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

  • 授予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
  • 学科 农药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顾晓军;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S481.1;
  • 关键词

    氟虫腈; 伊维菌素; 复配微乳剂; 联合毒力;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