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蜡蚧轮枝菌抗逆菌株的筛选及其对扶桑绵粉蚧的毒力
【6h】

蜡蚧轮枝菌抗逆菌株的筛选及其对扶桑绵粉蚧的毒力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 扶桑绵粉蚧的防治研究

1.1 扶桑绵粉蚧的入侵与危害

1.2 防治扶桑绵粉蚧的研究

2 蜡蚧轮枝菌的应用

2.1 昆虫病原真菌的种类及应用现状

2.2 蜡蚧轮枝菌侵染昆虫的机制

2.3 影响蜡蚧轮枝菌田间使用效果的因素

3 超氧化物歧化酶与活性氧

3.1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分布及种类

3.2 超氧化物歧化酶对生物体的作用

3.3 超氧化物歧化酶对筛选优良菌株的意义

4 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蜡蚧轮枝菌紫外辐射耐受力与SOD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1.2 菌株紫外辐射耐受力的测定

1.3菌株SOD活性的测定及其与紫外辐射耐受力的相关性分析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株的紫外辐射耐受力

2.2 菌株SOD酶的活性

2.3菌株SOD活性与紫外辐射耐受力的相关性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蜡蚧轮枝菌的耐药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1.2 供试农药

1.3 农药对菌株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测定

1.4 农药对菌落生长的影响测定

1.5 农药对产孢量的影响测定

1.6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药对蜡蚧轮枝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2.2 农药对蜡蚧轮枝菌菌落生长的影响

2.3 农药对蜡蚧轮枝菌产孢量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防治扶桑绵粉蚧的蜡蚧轮枝菌菌株的筛选及其毒力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虫源

1.2 供试菌株

1.3 菌株的筛选及毒力的测定

1.4 印楝素与蜡蚧轮枝菌混用对扶桑绵粉蚧的联合毒力测定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株筛选结果

2.2 蜡蚧轮枝菌对扶桑绵粉蚧的毒力

2.3 蜡蚧轮枝菌与印楝素混用对扶桑绵粉蚧的联合毒力

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研究以扶桑绵粉蚧为靶标害虫,探讨用蜡蚧轮枝菌防治该害虫的可行性及提高毒杀效果的途径,并探索了蜡蚧轮枝菌紫外辐射耐受力与菌株SOD活性的相关性,为蜡蚧轮枝菌抗紫外线性状的改良提供科学依据。主要内容和结果分述如下:
  通过测定23株蜡蚧轮枝菌分生孢子的紫外辐射耐受力和SOD活性,分析了两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菌株受辐射后的孢子萌发率显著降低,23个菌株中V14、V3387、V10、V3450、V4060具有较好的辐射耐受力,并且受辐射后菌株的萌发率与菌株自身SOD活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为0.439。
  通过7种药剂对不同菌株孢子萌发、菌落生长、产孢量的抑制率测定,结果表明杀菌剂对菌株的抑制作用比杀虫剂大,甚至能够完全抑制其生长。杀虫剂印楝素能与供试4个菌株相容,而4个菌株中V3450的农药耐受力最好。
  筛选出能够侵染扶桑绵粉蚧的蜡蚧轮枝菌,测定了菌株对3龄若虫和雌成虫的毒力,结果表明23个蜡蚧轮枝菌中有4个菌株能够成功侵染扶桑绵粉蚧,分别是V3450、V17、V4060、V20。对3龄若虫和雌成虫毒力最高的菌株均为V20,其在高剂量下(1.6×107个孢子/mL)对供试害虫两种虫态第9天累计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1.67%和66.67%。将0.3%印楝素与V3450混用提高了毒杀扶桑绵粉蚧的速度和效果,混用后对3龄若虫毒杀的增效作用最好的是在第5天,达10.25%,对雌成虫毒杀的增效作用最好的是在第4天,达22.87%。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