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油茶杂交子代与亲本的生长相关性研究
【6h】

油茶杂交子代与亲本的生长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文献综述

1.1油茶的功能和价值

1.2油茶育种现状

1.2 .1国内油茶育种研究进展

1.2 .2福建油茶育种研究

1.3油茶育种

1.3 .1油茶杂交育种

1.3 .2油茶优良无性系选育

1.3.3 油茶优树选择

1.3.4 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在杂交育种中的应用

1.4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2油茶杂交子代及其亲本相关性状分析

2.1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试验设计

2.2.2生长量的野外调查及杂种优势预测

2.2.3果实经济性状的测定

2.2.4杂交子代光合指标的测定

2.2.5数据处理分析

2.3结果与分析

2.3.1生长量结果与分析

2.3.2杂种优势预测

2.3.3经济指标结果与分析

2.3.4果实配合力分析

2.3.5光合指标结果与分析

2.3.6不同杂交子代重要性状主成分分析

3 油茶杂交子代优树品质分析

3.1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测定

3.2.2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3.2.3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3.2.4粗脂肪含量的测定

3.2.5脂肪酸组成分析

3.3结果与分析

3.3.1 5个优树生理指标结果与分析

3.3.2 5个优树经济指标和不饱和脂肪酸性状结果与分析

4 结果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研究对福建闽侯桐口林场F1代杂交试验林早年通过性状选择筛选出的5个亲本以及对其进行的5×5完全双列杂交所获得的19个杂交子代进行生长量调查、果实经济性状分析、光合指标测定,对产果量指标用杂种优势预测并对果实经济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获得杂种优势较为明显的杂交组合;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出综合得分排名前5的杂交子代并进行相关生理指标分析,以期为油茶育种提供思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通过对油茶生长量杂种优势预测结果表明,19个杂交子代中,中亲优势最大的是17号,中亲优势为5%,其次是8号为3%;在超高亲优势上,编号17依然表现强势,以4%的超高亲优势位居首位,表现为正向的超高亲优势,其次为编号14的2.4286%。在超低亲优势方面,编号17仍然最高,为6.5%,其次为编号16的5.25%。排名前5的杂种优势优劣顺序为:编号17>16>8>14>3。
  (2)通过对油茶果实经济指标的配合力分析综合表明:不管作为父本或母本,一般配合力效应值表现最好的是27-5,综合评价27-5是作为杂交父本或母本的优良的对象,是作为提高果实优良品质的理想的父本材料;通过对油茶果实经济指标的特殊配合力分析综合表明:最佳的组合为41-4×56-2,其次为27-5×46-2、51-6×27-5,46-2×27-5等。
  (3)通过油茶生理指标测定结果表明:从19个杂交子代中帅选出的5株优树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在13.06-17.04 mg·g-1之间,高低顺序为:优树3>优树1>优树2>优树4>优树5,总体来说,5株优树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相对较高。5株优树的可溶性糖含量在0.22-0.3μg·g-1之间高低顺序为:优树5>优树3>优树4>优树1>优树2,总体来说,5株优树的可溶性糖含量相对较高。5株优树的叶绿素含量在63.18-66.88 mg·g-1之间,高低顺序为:优树3>优树2优树4>优树1>优树5,总体而言,5株优树的叶绿素含量相对较高。
  (4)通过对19个杂交子代中帅选出的5株优树进行经济指标和不饱和脂肪酸性状分析结果表明:5个杂交子代的不饱和脂肪酸的总含量高,品质优良。5个优株种仁含油率在38.15%-50.84%之间,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在88.7%-90.3%之间,平均达到89.26%(油酸为81.34%,亚油酸为7.92%)。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