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福州市不同园林植被类型减噪效果研究
【6h】

福州市不同园林植被类型减噪效果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2园林植物减噪研究进展

1.3存在的问题

1.4研究内容与解决问题

2噪声污染与噪声的声学特性

2.1噪声及噪声污染

2.2声学特性

3研究区概况

3.1研究区自然概况

3.2公园概况

4研究方法及数据处理

4.1样地选取及供试群落种类

4.2噪声源制作

4.3试验仪器

4.4测量方法

4.5数据处理

4.6技术路线

5结果与分析

5.1 30种常绿阔叶林降噪能力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5.2 5种常绿针叶阔叶林棕榈林混交林降噪能力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5.3 10种常绿落叶阔叶林降噪能力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5.4 4种常绿针叶林降噪能力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5.5 4种常绿针叶阔叶林降噪能力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5.6 9种棕榈林降噪能力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5.7 8种常绿阔叶林竹林混交林降噪能力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6结论与讨论

6.1结论

6.2讨论

6.3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本试验所涉及的植物种类名录

附图 减噪能力较好的植物群落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园林植物作为城市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化城市、维持城市生态平衡、改善城市小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降低城市噪音污染方面功不可没。本文通过在试验样地设置“田”字形的7米和14米测量点,研究夏季和秋季福州7处大型城市公园内7种不同植被类型的70种不同植物群落降噪能力及对不同频率噪音的减噪作用,并对7种不同植被类型群落的结构特征因子进行了定量化测量与统计分析,以探寻与植物减噪密切相关的影响因子。得出的结论如下:
  ⑴在白噪音条件下夏秋两季7种植被类型平均 A声级减噪能力大小为:常绿阔叶林竹林混交林>常绿针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棕榈林>常绿针叶阔叶林棕榈林混交林,夏季减噪效果优于秋季。植物群落在距噪声源14m处的相对减噪率均大于7m处相对减噪率,距噪声源14m处平均 A声级减噪能力最高为41.316%,比距噪声源7m处最高平均 A声级减噪能力多5.467%。在同等距离条件下,植物群落减噪效果要优于对照地;
  ⑵在粉红噪音环境条件下减噪效果最好的植被类型是常绿阔叶林竹林混交林、棕榈林和常绿阔叶林。夏季条件下距噪声源14m处这三种类型的平均A声级减噪能力为41.922%、38.533%和37.669%,秋季条件下测量点距噪声源14m处平均A声级减噪能力为41.061%、36.715%和35.854%,夏季减噪效果优于秋季。在同等距离条件下,植物群落减噪效果要优于对照地。随着距离的增加,粉红噪音减噪能力增幅大于白噪音;
  ⑶对褐色噪音减弱最好的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竹林混交林。其夏季在距噪声源7m处平均A声级减噪能力为31.792%,距噪声源14m处平均A声级减噪能力为40.390%;秋季在距噪声源7m处平均A声级减噪能力为31.069%,距噪声源14m处平均 A声级减噪能力为38.537%。在同等距离条件下,植物群落减噪效果要优于对照地。与白噪音、粉红噪音的平均 A声级减噪能力进行比较后发现,褐色噪音的平均A声级减噪能力最低。
  ⑷对植物群落白噪音减噪能力影响最大的群落结构因子依次为裸地率、盖度、平均间距、平均胸径和平均枝下高;对植物群落粉红噪音减噪能力影响最大的群落结构因子依次为盖度、裸地率、平均间距和平均胸径;对植物群落褐色噪音减噪能力影响最大的群落结构因子依次为盖度、裸地率、平均间距和平均胸径。其中,盖度和相对减噪能力呈正相关,裸地率、平均间距、平均胸径和平均枝下高与相对减噪能力呈负相关。
  ⑸受测70种植物群落在6300Hz处取得降噪峰值,在500Hz和8000Hz处出现降噪谷值。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阔叶林棕榈林混交林、常绿落叶阔叶林、棕榈林和常绿阔叶林竹林混交林均在2000Hz处呈现另一个降噪峰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