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讨会 >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植被类型减蚀效应及其时问变化

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植被类型减蚀效应及其时问变化

摘要

在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恢复与重建是脆弱生态区生态修复的重要途径。但对植被恢复重建的类型选择及其水土保持功能仍然有很多争议。在自然降水条件下,基于4种植被类型与农作物的径流场对比试验的连续观测(14年),可以反映植被重建和恢复过程的水土保持功能的时间基本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植被恢复与重建显著地减少了土壤侵蚀量,但不同类型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土壤侵蚀量次序为:农耕坡地>苜蓿地>油松林地>针茅草地>沙棘林地。减蚀效率(相对坡耕地)随时间(短期,中期,长期)变化特征:苜蓿草地减蚀效率随时间(3、8、14年)延长而逐步降低(81%、69%、58%),沙棘林地保持高的减蚀效率(82%、93%、95%),油松林的减蚀效率随时间而提高(51%、69%和77%),针茅草地则是先增加而后降低的过程(91%、95%、92%)。说明沙棘和针茅草地具有持久和较高的减蚀效率。苜蓿地仅具有良好的短期减蚀效率,油松林地的短期减蚀效率较低且增长缓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