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金丝草抑菌活性成分研究
【6h】

金丝草抑菌活性成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植物源农药概述

1.3 金丝草植物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与拟解决的问题

2 金丝草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2.1 材料试剂与仪器

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4 小结与讨论

3 金丝草抑菌活性物质的分离与鉴定

3.1 供试材料

3.2 实验方法

3.3 化合物结构鉴定结果

3.4 小结与讨论

4 金丝草中活性物质的抑菌作用

4.1 材料与仪器

4.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4 小结与讨论

5 讨论与总结

5.1 讨论

5.2 总结

5.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金丝草 Pogonatherum crinitum(Thunb.) Kunth,属禾本科(Gramineae),金发草属(Pogonatherum)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中国福建、浙江、台湾等地。国内外对金发草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已有相关报道,但对其化学成分在抑制植物病原真菌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文献报道。本论文从农药学和植物化学的角度出发,初步研究了金丝草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和主要有效成分,研究结果如下:
  1、本研究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金丝草全草水提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对20种常见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2.00 g/L金丝草水提物对供试菌中14种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均有一定抑制作用,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的抑制作用优于水提物。2.00 g/L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其中8种病原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超过50%,对棉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小白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higginsianum、燕麦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和辣椒疫霉 Phytophthora capsici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45.99%、53.52%、61.59%和100.00%。进一步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物对棉花立枯丝核菌、小白菜炭疽病菌、燕麦镰孢菌、和辣椒疫霉4种供试真菌的EC50值分别为1.48、2.45、1.56和0.524 g/L。
  2、本研究通过硅胶柱色谱法、聚酰胺柱色谱法、ODS反相柱色谱法、LH-20凝胶柱色谱法和重结晶等分离手段,对具有较好活性的乙酸乙酯萃取部进行分离并得到10个已知化合物。采用NMR、UV和MS等鉴定方法,结合其理化性质并参考相关文献,综合鉴定各化合物结构分别为:小麦黄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1)、小麦黄素(2)、木犀草素-6-C-β-波依文糖-7-O-β-葡萄糖(3)、芦丁(4)、槲皮素(5)、咖啡酸(6)、留兰香木脂素B(7)、β-腺苷(8)、1,2,4-三羟基苯(9)和1,2-二羟基-4-甲氧基苯(10),其中化合物1、5、7、8和10为从金丝草中首次分离得到。
  3、本研究采用孢子萌发法测定了10个化合物对棉花立枯丝核菌和辣椒疫霉的孢子萌发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化合物3~7对棉花立枯丝核菌和辣椒疫霉的孢子萌发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化合物3~7对棉花立枯丝核菌抑菌作用的EC50值分别为18.54、48.31、40.43、32.80和103.61 mg/L;对辣椒疫霉抑制作用的EC50值分别为21.38、52.19、41.36、36.13和87.83 mg/L。尤其化合物3对两种供试真菌的抑制作用最好,其EC50值分别达到了为18.54和21.38 mg/L。
  上述结果表明,金丝草粗提物具有抑制植物病原真菌的效果,且本研究已从中分离得到具有良好抑菌活性的化学成分。因此,金丝草可作为开发植物源杀菌剂的植物资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