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凤尾草抑菌活性成分提取及其抑菌作用的初步研究
【6h】

凤尾草抑菌活性成分提取及其抑菌作用的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凤尾草研究进展

1.1凤尾草的药理作用

1.2凤尾草活性成分的提取

1.3凤尾草化学成分分析

2 猪大肠杆菌病概述

2.1病原

2.2大肠杆菌的耐药性

2.3中草药对大肠杆菌的防治研究

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凤尾草提取物助溶剂的筛选

1 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1.2菌种复苏与细菌计数

1.3五种溶剂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

1.4五种溶剂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杀菌浓度(MBC)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1五种溶剂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2.2五种溶剂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杀菌浓度

2.3五种溶剂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比较

2.4讨论

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凤尾草抑菌活性成分最佳提取工艺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1.2凤尾草抑菌活性成分提取溶剂的筛选

1.3凤尾草抑菌活性成分提取工艺的优化

2 结果与讨论

2.1凤尾草抑菌活性成分提取溶剂的筛选

2.2凤尾草抑菌活性成分提取工艺的优化

2.3讨论

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凤尾草抑菌活性成分的初步分离

1 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1.2凤尾草抑菌活性成分极性追踪

1.3凤尾草提取物正丁醇部分化学成分预试验

2 结果与分析

2.1凤尾草抑菌活性成分极性追踪

2.2凤尾草提取物正丁醇部分化学成分预试验

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凤尾草提取物正丁醇部分抑菌作用及对细胞膜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1.2正丁醇部分的抑菌活性

1.3正丁醇部分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曲线及细胞膜的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正丁醇部分的抑菌活性

2.2正丁醇部分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曲线及细胞膜的影响

3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中草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千百年来,受到了国内外医药界广泛的关注。中草药凤尾草作为传统药用植物,具有广谱抗菌的作用。随着集约化养殖的发展,大肠杆菌耐药性日益严重,给畜牧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本文对凤尾草中抑菌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及其抑菌作用做了初步研究,以期为凤尾草抑菌活性单体提取、纯化及鉴定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1.凤尾草提取物助溶剂的筛选。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二甲基亚砜(DMSO)、二甲基甲酰胺(DMF)、乙腈、乙醇、丙酮五种有机溶剂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及最低杀菌浓度(MBC),其中DMSO对大肠杆菌的MIC为12.5%,MBC为50%,确定为凤尾草提取物的有效助溶剂。
  2.凤尾草抑菌活性成分提取工艺的优化。以凤尾草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为评价指标,使用溶剂回流提取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对影响凤尾草抑菌活性成分提取的因素: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次数、提取时间进行L18(35)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70%乙醇溶液、料液比1:30、提取温度50℃,提取次数3次,提取时间0.5h,经过验证,总黄酮含量平均为69.33mg/g生药,抑菌圈直径平均为18.67±0.03mm,得膏率平均为19.78%。
  3.凤尾草抑菌活性成分的初步分离。采用液-液萃取法追踪凤尾草抑菌活性成分的极性,选取正丁醇部分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预试法对正丁醇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正丁醇部分中可能含有机酸、生物碱、黄酮类、蒽醌类、强心苷等化学成分,可能不含植物甾醇、萜类、香豆素、内酯等成分。
  4.凤尾草提取物正丁醇部分抑菌作用及对细胞膜的影响。凤尾草提取物正丁醇部分对大肠杆菌ATCC25922、大肠杆菌K99、鸡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12.5mg/mL、25mg/mL、12.5mg/mL、12.5mg/mL,MBC分别为50mg/mL、50mg/mL、50mg/mL、25mg/mL。抑菌曲线表明,正丁醇部分0.5MIC下,大肠杆菌的生长出现了一段时间的抑制,随后正常生长;1MIC下,大肠杆菌的生长一直处于抑制状态;2MIC下,大肠杆菌的生长快速进入衰亡期,并在4h时被杀死。电导率曲线表明,经1MIC正丁醇部分处理的菌液的电导率不断上升,直至8h时,而后呈稳定发展,由此说明,正丁醇部分可使大肠杆菌菌体的细胞膜受损,细胞内电解质外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