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夏鹃品种的园林应用综合评价及其适宜诱变条件的初步筛选
【6h】

夏鹃品种的园林应用综合评价及其适宜诱变条件的初步筛选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1 杜鹃花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2 物理辐射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3 化学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4 层次分析法原理与应用

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第二章 夏鹃品种园林应用的综合评价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第三章 夏鹃电子束辐射诱变适宜剂量的筛选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第四章 夏鹃化学诱变适宜条件的筛选

1 材料与试剂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3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学习期间参加的国际学术会议

致谢

展开▼

摘要

夏鹃(Rhododendron pulchrum),由R. indicum和R. eriocarpum( Hayata) Nakai杂交或变异而来,种类繁多,花色艳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及经济价值。花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为杜鹃中开花较晚的品种。目前,我国广泛栽培的杜鹃园艺品种约有300个,但在园林绿化应用中主要以毛鹃为主,存在品种单一,耐热性差,花期主要集中于4~5月等问题,不利于夏季城市园林绿化造景及城市彩化的应用。
  本文以福建天蓝蓝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引进的83个夏鹃品种为调查对象,建立夏鹃品种资源圃,进行周年栽培与观察,利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夏鹃品种园林应用综合评价模型,经验证后筛选出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的夏鹃品种。以‘红万重’、‘若惠比须’、‘紫辰殿’这三个夏鹃品种为试验材料,用不同辐照剂量的高能电子束对半木质化枝条进行物理诱变;以夏鹃品种‘戈宾’的幼芽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化学诱变剂(EMS、NaN3)对其芽进行不同时长的诱变。通过对诱变处理后枝条成活率的统计和植株形态学指标的测定,探究不同夏鹃品种辐照敏感性差异与其适宜的辐照剂量、以及适宜的EMS及NaN3诱变模式,为夏鹃品种的园林应用及其诱变育种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初次建立了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夏鹃品种综合评价体系。根据对14个指标的评价结果,把83个夏鹃品种分为3级:得分>4.00分为Ⅰ级,园林应用价值最高,共有‘熏凤’、‘石岩杜鹃’、‘若惠比须’等8个品种;得分4.00~3.05分为Ⅱ级,园林应用价值一般,共有‘天章’、‘上总紫’、‘都贺之春’等48个品种;得分<3.05分为Ⅲ级,园林应用价值较低,共有‘朝樱’、‘壬生之华’、‘大杯’等27个品种。
  2.探究了夏鹃扦插繁殖和嫁接繁殖的适宜辐射剂量。采用处理/对照的成活率为60%~70%的剂量范围作为高能电子束适宜的辐照剂量,采用扦插繁殖的夏鹃品种的适宜辐照剂量为60 Gy~80 Gy,敏感性由高到低为:‘紫辰殿’﹥‘若惠比须’﹥‘红万重’;采用嫁接繁殖的夏鹃品种的适宜辐照剂量为50 Gy~70 Gy,敏感性由高到低为:‘若惠比须’﹥‘紫辰殿’﹥‘红万重’。
  3.研究了夏鹃幼芽适宜的EMS和NaN3诱变条件。随着EMS和NaN3浓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夏鹃芽的成活率呈逐渐降低趋势。高浓度及长时间的处理对夏鹃幼芽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导致夏鹃芽出现生长缓慢,节间距缩短,及叶片皱缩、卷曲等变异现象。30 mM~60 mM处理1 d或30 mM处理2 d为夏鹃合适的EMS诱变条件,其变异率为0.9%~5.3%,芽损伤指数为0.6~6.9,同时,芽损伤指数≥8.2时的诱变处理为致死诱变。6 mM~8 mM处理1 d,6 mM处理2 d或2 mM处理3 d为夏鹃适宜的NaN3诱变条件,其变异率约为0.6~3.5%,芽损伤指数为:3.6~4.7。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