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广西农村学校“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现状研究
【6h】

广西农村学校“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现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相关概念在本研究中的界定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4研究目的及意义

1.5研究方法

1.6研究线路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网络化的学习环境

2.2数字化学习

第3章 广西农村学校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现状调研

3.1 “广西农村学校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现状”研究目的

3.2 “广西农村学校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现状”调查问卷设计

3.3 研究对象

3.4 研究过程

3.5数据处理

第4章 广西农村学校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调研结果分析

4.1 数据来源

4.2广西农村学校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现状分析

4.3广西农村学校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第5章 个案分析——以桂平市西山镇中心小学1为例

5.1选取桂平市西山镇中心小学为个案分析的原因

5.2桂平市西山镇中心小学“三通两平台”建设情况

5.3桂平市西山镇中心小学“三通两平台”应用情况

5.4个案小结

第6章 研究的结论与讨论

6.1调研结果讨论及建议

6.2本研究的亮点与不足

6.3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1广西农村学校“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2广西农村学校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3 广西农村学校实地考察照片

附录4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项目目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全球的重点教育策略之一,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关键在于加强教育信息化软硬件平台的建设,并把信息化平台应用到各个学校。《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了全国教育信息化事业今后十年的行动纲领和路线图,并提出“十二五”核心目标与标志工程——“三通两平台”,即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目标。基于此,对目前农村学校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现状进行调研,以更加清楚、准确地了解广西农村学校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情况,以及一线教师对基础教育设施的使用情况和对教学资源的需求,以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或解决措施。
  本研究的概念界定部分,根据三通两平台的提出与兴起,结合领导的会议讲话分析三通两平台的具体内容,进行界定。其次,对国内外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行简要概括。接着对本研究的相关理论作了梳理。问卷的编制是基于三通两平台的具体内容,从学校的硬件建设、软件环境、资源的建设与使用情况和教学应用四个方面进行设计。问卷确定后,通过在广西区农村学校进行目的抽样和随意抽样相结合的方式选定调查对象,然后开始进行调研。
  论文在实践调研部分主要通过对广西农村学校教师关于本校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的问卷调查、非正式访谈、实地考察等方式获得详实的数据。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以下问题:
  1.硬件设施的配置分配不均衡;
  2.学校缺乏技术性人才;
  3.教师对学校的信息化建设现状的关注度有待提高;
  4.教师对学校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有待提高;
  5.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信息化能力。
  并在最后章节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又选取能够代表广西农村学校三通两平台建设的桂平市西山镇中心小学为对象,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并总结出其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的原因与亮点。原因有以下三点:
  1.国家政策的倾斜与项目的支撑;
  2.学校领导的重视;
  3.教师的积极参与。
  亮点有:
  1.资源建设方面——建设有自己独立的学校网站;
  2.管理平台的应用——OA系统在学校管理上的应用及管理的信息化。
  综合以上研究,对广西农村学校的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展开讨论,并提出对策:
  1.寻求多方合作,集中攻克难题,交流经验共享,加大宣传力度;
  2.鼓励教师参与,放宽开放条件,多种形式相结合,转变思想;
  3.以任务的形式,下发相关文书,多方配合;
  4.加强宣传和学习的力度与广度,改善硬件条件,充分利用网络建设自己的学习空间;
  5.增加实践操作机会,实现责任制,聘用专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