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Caspase-7在大鼠颅脑损伤后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6h】

Caspase-7在大鼠颅脑损伤后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重庆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版权使用授权书

符号说明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片

文献综述 颅脑损伤时间推断的生物学指标的研究进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或待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创伤性颅脑损伤是法医工作中经常见到的一种损伤,脑损伤后引起的神经细胞死亡通过坏死和凋亡两种途径实现。凋亡发生是一个复杂的,由caspase家族成员介导的蛋白酶级联反应过程。Caspase-7是oaspase级联反应中的下游分子之一,为由303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分子量为35kD,存在于多种细胞系,弥散分布在胞浆内和近膜结构上,是凋亡的最终效应分子之一。正常情况下Caspase-7以酶原的形式存在,在凋亡过程中被其上游分子活化裂解为两个活性亚单位,作用于底物,使凋亡得以执行。早期认为Caspase-?在中枢神经系统凋亡中并无重要作用,但近年的研究提示其似乎在神经细胞的凋亡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故其日益受到关注。本文采用自由落体撞击模型和SABC法研究大鼠颅脑损伤后caspase-7的IHC表达情况,旨在发现其表达是否具有规律性,希望能为法医学颅脑损伤的损伤时间推断补充新的指标。 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方法,根据造创后处死时问不同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伤后1h、3h、6h、12h、1d、3d、5d、7d、10d、14d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在预定时间分别处死大鼠,取损伤处及其周围区域(对照组、假手术组取与实验组相同的部位),进行HE染色和caspase-7免疫组化SABC法染色,并对染色结果进行光镜观察、图像分析及统计学处理,以了解caspase-?在大鼠颅脑损伤后的表达情况和规律。结果:脑损伤后1~6h,损伤区周围可见个别caspase-?细胞,着色较浅,损伤后12h,损伤区周围开始出现较多的caspase-7阳性产物,海马区的细胞也有caspase-7的阳性表达。伤后1d,阳性细胞进一步增多,染色加深。伤后3~5d,损伤周围区域及海马区均有很明显的caspase-7阳性细胞,染色较深。阳性细胞主要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有些炎症细胞也有表达。伤后7~14d,阳性细胞明显减少。假手术组及正常对照组偶见caspase-7阳性细胞,且着色较浅。图像分析结果显示伤后随着时间延长,阳性细胞AOD值逐渐增高,伤后5d,AOD值达到最高,此后又逐渐降低。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伤后5d组与其他各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与各实验组差异具有显著性,而其自身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1.大鼠颅脑损伤后caspase-7的表达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呈现出逐渐升高一高峰期一下降期的变化,其表达水平在伤后5d左右达到高峰,故caspase-?可望作为法医学颅脑损伤时间推断的一个补充指标。2.大鼠颅脑损伤后caspase一7阳性细胞主要是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证实了凋亡在颅脑损伤后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