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黄酸对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形成的影响
【6h】

大黄酸对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形成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重庆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符号说明

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附图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与肝纤维化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采用猪血清免疫损伤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大黄酸抗肝纤维化的效应并探讨其可能机制。 方法:雄性SD大鼠38只随机分为四组:A组(正常对照组)8只,B组(模型组)10只,C组(秋水仙碱组)lO只,D组(大黄酸治疗组)1O只。B、C、D组用猪血清腹腔内注射0.5ml/只,每周2次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分别用药物干预,C组以秋水仙碱0.2mg/kg灌胃;D组用大黄酸100mg/kg灌胃;B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A组正常喂养。第16周末称重后处死动物行肝组织病理分析,计算肝脏、脾脏的重量指数,然后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肝功能指标,用分光光度比色法检测肝组织匀浆SOD活性。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组织CTGF、TIMP.1、TGF-p1的表达情况。 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出现典型的肝纤维化表现,肝脏胶原纤维间隔广泛形成,肝小叶与肝窦内胶原增生沉积明显。大黄酸组较模型组、秋水仙碱组肝脏、脾脏重量指数显著降低(P<0.05或0.01);血清ALT、AST显著降低(P<0.05或0.01),肝组织SOD活性明显增强(P<0.05)。大黄酸组较模型组肝组织胶原面积显著减少(P<0.01);TIMP—l、TGF-p1、CTGF表达显著降低(P<0.05或0.01)。 结论:大黄酸能够改善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的肝功能,减轻肝纤维化程度。其可能的机制为保护肝细胞,减少肝细胞变性、坏死;调整机体免疫功能,减少肝细胞的免疫损伤;下调TGF-pl、CTGF而减少胶原合成;下调TIMP.1的表达,从而促进ECM降解;

著录项

  • 作者

    尚军洁;

  • 作者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

  • 授予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
  • 学科 内科学(消化系病)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孝生;
  • 年度 200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575.205;
  • 关键词

    大黄酸; 肝纤维化; 中药治疗; 免疫损伤;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