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腹部淋巴结的临床应用研究
【6h】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腹部淋巴结的临床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声明

摘要

前言

第一部份:腹部淋巴结DWI的可行性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份:DWI对良、恶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价值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及说明

全文结论

文献综述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淋巴结中的应用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评价磁共振(MR)弥散加权成像(DWI)显示腹部淋巴结的可行性以及鉴别良、恶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 材料和方法:对临床确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行常规MRI序列(T1WI,T2WI)检查发现肝门有炎性反应性肿大淋巴结病例23例(肝炎组);以及对临床怀疑或确诊肝癌患者行常规MRI序列(T1WI,T2WI,T1WI动态增强)检查发现有淋巴结转移病例30例(肝癌组)。对上述两组病例行DWI扫描,b值选取0和300 s/mm2。(1)将上述两组病例DWI图像分为优、中等、差三个等级,评价DWI显示淋巴结图像的质量。(2)在常规T2WI和DWI显示有肿大淋巴结的扫描层面中,分别统计肝炎组23例和肝癌组30例显示肿大淋巴结的枚数,比较两个序列对淋巴结的显示以及分别在两个序列测量两组肿大淋巴结的最大长轴直径,并比较其差异。(3)将肝炎组和肝癌组DWI图传入AW4.1工作站,在工作站上重建 ADC图,分别测量肝炎组、肝癌组淋巴结的ADC值,比较两组淋巴结ADC值的差异。 结果:肝炎组淋巴结分布于肝门区域,肝癌组淋巴结主要分布于肝门、门腔间隙、腹腔干、腹主动脉旁周围区域。DWI显示淋巴结图像质量肝炎组优为73.9%(17/23)、中等为26.1%(6/23)、差为0%(0/23),肝癌组优为70%(21/30)、中等为23.3%(7/30)、差为6.7%(2/30)。 肝炎组23例在T2WI与DWI上显示淋巴结都为51枚,在T2WI与DWI上测量显示的肿大淋巴结最大长轴直径范围分别为0.8~1.7cm、0.8~1.6 cm,平均值分别为1.14±0.27cm、1.13±0.26cm。肝癌组30例在T2WI与DWI上显示的淋巴结都为113枚,测量在T2WI与DWI上显示的肿大淋巴结最大长轴直径范围分别为1.4~4.4cm、1.5~4.6cm,平均值分别为2.7±0.83cm、2.73±0.85 cm。两个序列显示淋巴结的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常规T2WI上显示的最大长轴直径≥0.8cm的淋巴结能够在DWI上完全显示。肝炎组淋巴结平均ADC值:3.92±0.28×10-3mm2/s;肝癌组淋巴结平均ADC值:3.19±0.39x10-3mm2/s。两组淋巴结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9,p<0.001),转移性淋巴结的ADC值低于良性淋巴结的ADC值。 结论:DWI能准确和敏感地显示淋巴结,可作为淋巴结MRI成像的一种新手段,为良、恶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提供可靠的帮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