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唐代咏史怀古七绝研究
【6h】

唐代咏史怀古七绝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一、唐代咏史怀古七绝的研究意义

二、唐代咏史怀古七绝研究述评

第一章 唐代咏史怀古七绝的概况

第一节 初盛唐的咏史怀古七绝

第二节 中唐的咏史怀古七绝

第三节 晚唐的咏史怀古七绝

第二章 唐代咏史怀古七绝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咏人物

第二节 咏事件

第三节 咏地名

第三章 唐代咏史怀古七绝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高远而新颖的立意

第二节 以小见大、语浅情深的写作手法

第三节 抒情、议论为主的表达方式

第四节 善用多种修辞手法

第五节 起承转合的章法

第四章 唐代咏史怀古七绝“专业”诗人研究

第一节 汪遵

第二节 胡曾

第三节 周昙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唐代咏史怀古七绝注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从《全唐诗》中收集到唐代咏史怀古七绝共1042首,诗人共147位。文章对这近千首咏史怀古诗进行梳理归纳,力求系统地呈现出唐代咏史怀古七绝的全貌。论文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从唐代咏史怀古七绝的发展概况、唐代咏史怀古七绝的主要内容、唐代咏史怀古七绝的艺术特色、唐代咏史怀古七绝“专业”诗人研究、诗歌注释五个方面进行研究。
  唐代咏史怀古七绝与其他咏史怀古诗的区别,从内容上讲,咏史怀古七绝多是写一段情节、一个场景、一丝感悟,而其他咏史怀古诗可以记叙复杂的史事;在艺术上,七绝要求以小见大、言近旨远、语浅情深,追求的是一种悠然不尽的余味,更适于吟唱,而其他咏史怀古诗则很难做到这一点。
  第一章,对唐代咏史怀古七绝的概况进行系统的分析。把唐代咏史怀古七绝分为初盛唐、中唐、晚唐三个阶段。初盛唐的咏史怀古七绝作家作品的数量较少,作品共计18首,作家共计14位,多是抒发人事变迁、昔盛今衰之感;中唐的咏史怀古七绝比初盛唐的要多得多,作品共计126首,作家共计43位,主要以张祜、白居易、刘禹锡、韩愈、李益、李涉等为代表;晚唐是咏史怀古七绝发展的黄金时代,作品共计836首,作家共计90位,主要以杜牧、许浑、唐彦谦、李商隐、汪遵、胡曾、罗隐、周昙等为代表,从创作数量上来讲,这些诗人的咏史怀古七绝,除了许浑、唐彦谦为十六七首外,都达到了30首以上。
  第二章,论述唐代咏史怀古七绝的主要内容。咏人物,有对女性悲剧命运的关注,有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有对荒淫吴国君主的批判,还有对不遇命运的悲叹。咏事件,则多是对历史上兴亡成败之史事进行咏叹。吟咏对象又多集中于写吴越史事、六朝史事、隋亡史事上。咏地名,则主要是以金陵和洛阳为对象,因为这两个地方更多地见证了朝代的兴亡史。
  第三章,论述唐代咏史怀古七绝的艺术特色。立意上的高远,主要表现在:有忧国忧民的情怀;胸中怀有远大的志向起到催人奋进的作用;诗中表达的某种理趣给人以启发;有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立意的新颖则主要是翻案诗。写作手法上主要是以小见大、语浅情深为主。表达方式上主要以抒情和议论为主。咏史怀古七绝善用多种修辞手法,主要有兴寄、衬跌、对比、反问等。诗歌章法结构上主要是起承转合的形态。
  第四章,对汪遵、胡曾、周昙三位写了大量咏史怀古组诗的诗人进行个案研究。分别从个人生平简介及创作情况、咏史怀古七绝的主要内容、咏史怀古七绝的写作特色等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附录对唐代近千首咏史怀古七绝进行了简明的注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