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分形理论的珠江—西江经济带城镇体系结构研究
【6h】

基于分形理论的珠江—西江经济带城镇体系结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目的与思路

2 理论基础

2.1 分形理论在城市地理学中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2.2 珠江—西江经济带城镇体系的研究进展

2.3 理论的适用性分析

3 珠江—西江经济带城镇体系的发展现状分析

3.1 珠江—西江经济带各市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3.2 珠江—西江经济带城镇体系的发展特征与存在问题

3.3 珠江—西江经济带城镇体系结构现状分析

4 珠江—西江经济带城镇体系分形研究

4.1 珠江—西江经济带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的分形特征

4.2 珠江—西江经济带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分形研究

4.3 珠江—西江经济带城镇体系分形特征总结

5 珠江—西江经济带城镇体系发展思路和建议

5.1 珠江—西江经济带城镇体系发展的总体定位

5.2 珠江—西江经济带城镇体系发展的基本构想

5.3 珠江—西江经济带城镇体系发展的具体建议

6 结论

6.1 本文所得的结论

6.2 本文的创新之处

6.3 本文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分形理论始于1967年,而我国正式引入分形理论是在90年代初期,经过国内外共同探讨、研究,分形理论的基础内涵、理论模型、实证研究等方面逐渐趋于成熟。经国内外学者证明,分形理论不仅适用于经济带的城镇体系结构研究,而且表现出科学、有效、便捷等特点。
  在一个特定的地域中,由具有职能、层次、分工、规模等方面的差异,彼此作用、紧密联系的城镇集合被称为城镇体系。城镇体系结构研究包括了等级规模、空间分布、职能体系三个方面,是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之一。研究珠江—西江经济带的城镇体系结构特征,为其制定科学的城镇体系发展对策,对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社会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但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关于珠江—西江经济带城镇体系相关的研究较为缺乏,不能满足指导其城镇体系发展的需要。
  本文运用了一般分析和分形研究两种手段去分析研究珠江—西江经济带的城镇体系结构。一般分析:①由经济带的各市的综合发展水平入手,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定性评价,发现11座城市的整体发展水平可以分类三类;②根据经济带的城镇化进程,对其发展现状进行定性的描述分析,其城镇化的发展现状主要呈现四个特征;③分析经济带的城市指数和各市的城镇密度发现经济带城镇的规模结构主要呈现较为复杂、松散的特点,而空间分布则沿上游至下游,城镇密度增大;④按照城镇的主导职能来划分把城镇体系分为交通枢纽型、工矿型等8种类型。分形研究:本文分运用了分形理论的数学模型,分别对珠江—西江经济带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和空间分布进行了定量的测算分析,总结出经济带城镇体系具有规模等级发育不完善、空间结构沿轴线分布等四个分形特征。
  综合珠江—西江经济带城镇体系整体的一般研究和分形研究结果,为经济带城镇体系的发展作出了优先发展小城镇、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和积极发展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总体定位,确定进一步优化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完善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和强化城镇的主导职能的基本构想;提出以城乡一体化为战略促进小城镇建设发展、以城镇合作发展为路径增加中小城市数量等具体可操作的城镇体系发展建议。
  在文章最后,归纳总结了6点关于珠江—西江经济带城镇体系结构的研究结论,并且从研究的内容、数据和模型揭露了本文研究的对于城镇体系的形成机制和发展轨迹的描述尚有欠缺、忽略了各城镇间的交通网络通达性的研究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