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巴曲酶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6h】

巴曲酶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语说明

声明

前言

第一部分 巴曲酶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1材料和方法

2结果

3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巴曲酶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

第一章巴曲酶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的抗氧化作用研究

1材料和方法

2结果

3讨论

第二章 巴曲酶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抑制钙超载的作用研究

1材料和方法

2结 果

3讨 论

第三章 巴曲酶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血红素氧化酶-2和神经胶质元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调节作用的研究

1材料和方法

2结果

3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图 片

文献综述巴曲酶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脑出血(ICH)是一种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脑血管疾病类型。脑出血后,由于血肿面积不断扩大,导致并加重了周围脑组织水肿,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神经功能的损伤,因而脑出血患者常伴有神经功能障碍,且多数存活者留有永久性神经功能缺失。减轻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则成为临床上治疗脑出血的重点,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治疗方法是使用脱水剂常规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纤溶酶原激活剂如重组链激酶(r-SK)、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溶解凝血块;以及必要时进行手术清除血肿等。但出血后脑水肿产生的机制非常复杂,且纤溶酶原激活剂在溶解血块同时,又加强了凝血酶介导的脑损伤。因此,尚需寻求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 巴曲酶是一种从蝮蛇毒素中提取的单组分的蛇毒降纤酶制剂,该药自上市以来,在国内外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溶栓治疗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它不仅能够通过分解纤维蛋白原、诱导内皮细胞释放t-PA、激活纤溶酶原,有效抑制血栓形成并溶解血栓;还能够减轻卒中后脑水肿和脑组织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本课题观察了巴曲酶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的干预作用,研究其对脑出血后血肿及周围脑水肿所致的脑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 研究方法: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巴曲酶小、中、大剂量组及尼莫地平阳性对照组。在脑立体定向仪上,根据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定位脑部尾状核后,用微量注射器向尾状核注射Ⅶ型胶原酶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假手术组仅于尾状核注射生理盐水,不做出血处理。各用药组于尾状核注射胶原酶同时腹腔注射给药。术后4小时及24小时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末次评分后断头取脑,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脑组织切片HE染色,电镜下观察脑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以观察巴曲酶对脑出血大鼠是否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同时,用试剂盒测定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采用悬浮细胞的荧光分光光度计法测神经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的变化;以及用SABC(链霉亲和素生物素酶复合物)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中血红素加氧酶-2(HO-2)和神经胶质元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研究结果:(1)巴曲酶(8、16 BU/kg)及尼莫地平可显著改善大鼠脑出血4h及24h的神经肌肉运动功能,降低出血后脑含水量,改善脑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与模型组比较,巴曲酶8 BU/kg和16BU/kg脑含水量从49.5±1.0分别下降到47.4±1.2和46.8±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巴曲酶(8、16 BU/kg)能够明显升高脑出血大鼠脑组织内SOD活性,减少MDA含量和[Ca2+]i,并能抑制脑组织中HO-2和GFAP的过度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巴曲酶8BU/kg和16 BU/kg SOD活力从57.4±29.5分别升高到116.8±19.6和126.2±31.4、MDA含量从1.4±0.39分别下降到1.0±0.3和0.83±0.2、[Ca2+]i从257.4±35.3分别下降到182.7±21.2和152.3±1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巴曲酶(4BU/kg)对大鼠出血后4h的神经肌肉运动功能、脑组织含水量和病理形态学没有明显改善,仅对出血后24h的神经肌肉运动功能有一定作用;巴曲酶(4BU/kg)也没有明显升高脑内SOD活性、减少MDA含量和抑制脑组织中HO-2和GFAP的表达,但对[Ca2+]i的抑制作用比较明显,其[Ca2+]i为196.0±15.1,与模型组257.4±35.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结论:(1)巴曲酶(8、16 BU/kg)对大鼠脑出血后神经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2)巴曲酶(8、16 BU/kg)的作用机理可能与减轻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程度、抗氧化损伤、抑制钙超载、及降低红细胞降解产物毒性和调节星形胶质细胞过度增生有关;(3)巴曲酶(4BU/kg)对大鼠脑出血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但对大鼠出血后24小时的神经行为学症状改善比较明显,这除与脑卒中的运动功能障碍随时间有一定的减轻有关外,此剂量组对[Ca2+]i的抑制作用也是其可能的机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