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呼吸科与ICU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临床对比分析
【6h】

呼吸科与ICU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临床对比分析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呼吸科与ICU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nvasive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s,IPFI)的临床特征,并进行对比分析。
   方法:
   收集2008年1-12月呼吸科病房与ICU病房痰真菌培养阳性中符合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诊断的病例,从发病情况、菌株分布、原发疾病、高危因素、年龄、季节、治疗及转归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1)ICU病房中痰真菌培养阳性率高于呼吸科,分别为13.68%(74/541)与2.45%(161/6576),P<0.01。ICU病房痰真菌培养阳性中符合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呼吸科病房,各为45.95%(34/74)与6.21%(10/161),P<0.01。痰真菌培养阳性而未诊断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仅用抗生素治愈的病例呼吸科高于ICU病房,分别为93.79%(151/161)与54.05%(40/74),P<0.01;
   (2)两病房痰真菌培养最常见病原均为白色念珠菌,其次为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和光滑假丝酵母菌,非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占比例有所升高,构成比组间统计学均无差异;
   (3)真菌药敏显示白色念珠菌及非白色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及5-氟胞嘧啶均有较高敏感性,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呈高耐药性,非白色念珠菌呈部分耐药性;
   (4)发生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病例合并原发疾病中呼吸科依次为重症肺炎(40.00%)、肺结核(30.00%)、肺炎合并先心(20.00%)等;ICU病房为先天性心脏病术后(41.18%)、重症肺炎(17.65%)、呼吸衰竭(17.65%)、血液系统肿瘤(5.88%)及肠道疾病术后(5.88%);二者有显著不同;
   (5)高危因素中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诊断前病程较长、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全身糖皮质激素、机械通气、手术介入、侵入性留置管道、静脉高营养等,在两病房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住院时间长和先后使用抗生素三种以上为重要危险因素,但无统计学意义;
   (6)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还具有年龄与季节特点,两病房中均好发于婴幼儿,且以冬春季节感染率较高,年龄及季节无统计学差异;
   (7)两病房均根据痰培养及药敏结果选择注射用两性霉素B或其脂质体、氟康唑注射液全身静脉抗真菌治疗、同时选择敏感抗生素抗细菌感染、注重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获得较满意疗效;
   (8)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转归,呼吸科病房痊愈率90.00%(9/10)高于ICU病房70.59%(24/34),ICU病房治疗无效率17.65%(6/34)高于呼吸科病房0.00%(0/10)。
   结论:
   (1)ICU病房痰真菌培养阳性率及痰真菌培养阳性中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呼吸科病房;
   (2)白色念珠菌是两病房最常见条件致病病菌,非白色念珠菌感染也有增高趋势;
   (3)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呼吸科病房常继发于重症肺炎、肺结核的患儿,ICU多继发于先心术后、呼吸衰竭的患儿;
   (4)侵袭性肺部真菌诊断前病程长、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全身糖皮质激素、机械通气、手术介入、侵人性留置管道、静脉高营养方面是ICU病房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
   (5)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好发于婴幼儿,以冬春季节为高峰;
   (6)对于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者选择敏感药物抗真菌治疗同时,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机体抵抗力;
   (7)ICU病房痊愈率低于呼吸科,无效率较呼吸科病房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