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瞳孔测定评估心律失常患者焦虑情绪的可行性
【6h】

瞳孔测定评估心律失常患者焦虑情绪的可行性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分析心律失常患者焦虑的发生率及程度;建立客观诊断心律失常伴焦虑的瞳孔动态测定法。
   方法:选择以心悸为主诉就诊患者117例,采用汉米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估焦虑的发生率及程度;用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用瞳孔动态测定法记录受试者瞳孔动态变化规律。瞳孔动态测定法即低照度的环境下对受试者进行红外线数码摄影,获得瞳孔及虹膜视频,将获得的视频图片处理得出瞳孔的直径R1及虹膜直径R2,计算两者直径比值,该比值称A值。将心律失常伴焦虑组与心律失常不伴焦虑组A值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心律失常组焦虑情绪发病率高于无心律失常组。62例心律失常患者中有43例出现焦虑,发病率为69.4%;其中,轻度焦虑31例、占50.0%,中度焦虑9例、占14.5%,严重焦虑3例、占4.8%。55例无心率失常患者中19例出现轻度焦虑,占34.5%。
   2.心律失常伴焦虑组A值平均值大于心律失常不伴焦虑组。心律失常伴焦虑患者A值平均值为0.41±0.07,不伴焦虑平均值为0.33±0.02,差异具有显著性。
   3.心律失常伴焦虑组A值分布曲线形态与心律失常不伴焦虑组比较有差异。在相同时间内,心率失常伴焦虑组A值围绕0.35-0.45近似正态分布;心律失常不伴焦虑组A值分布集中于0.25-0.35,不成正态分布。心律失常伴焦虑组A值分布曲线峰值高于心律失常不伴焦虑组;心律失常伴焦虑组A值分布曲线高峰位于A值0.35-0.45处,心律失常不伴焦虑组A值分布曲线高峰位于A值0.25-0.35处。
   结论:
   1.心律失常患者焦虑情绪发病率高于无心律失常者。
   2.瞳孔动态测定法初步表明能客观判断心律失常患者焦虑情绪的存在。

著录项

  • 作者

    汤小漫;

  • 作者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

  • 授予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
  • 学科 内科学(心血管内科)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晓刚;
  • 年度 201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心律失常;
  • 关键词

    心律失常; 焦虑情绪; 瞳孔测定;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