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青年人自伤行为的遗传多态性研究
【6h】

青年人自伤行为的遗传多态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位点的质量控制

2.2 电泳峰型图

2.3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2.4 社会人口学资料与自伤行为的关系

2.5 哈迪-温伯格平衡吻合度检验

2.6 基因型与自伤行为的关联分析

2.7 基因型-社会人口学因素与自伤行为的关系

3 讨论

3.1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疾病

3.2 神经营养因子系统

3.3 BDNF基因

3.4 NTRK2基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综述 青少年自杀的生物遗传学研究进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青年人自伤行为的遗传多态性,选取15个候选基因53个位点,了解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青年人自伤行为(Self-injury Behavior,SIB)的关系,以及SNPs协同性别或精神疾病家族史等社会人口学因素对青年人自伤行为的作用。
  方法:研究对象为242名15-24岁青年人,病例组:有自伤行为者125例;对照组:无自伤行为者117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DSM-IV-TR轴Ⅰ障碍-病人版临床定式检查(SCID-I/P)诊断。从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并分析15个候选基因(HTR1A、HTR2A、HTR1B、SLC6A4、TPH1、TPH2、BDNF、NTRK2、NGFR、CRHR1、CRHBP、CREB1、FKBP5、SLCIA3、GRIA3)的53个位点基因型,基因型由上海天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测试。卡方检验分析基因型、社会人口学因素与自伤行为的关系;运用逻辑回归分析了解基因型-社会人口学因素与青年人自伤行为的关系。
  结果:1.性别、精神疾病史、情绪障碍史、精神疾病家族史在病例和对照组的分布有差异(P<0.05)。
  2.rs7728378(CRHBP基因)、rs11140800(NTRK2基因)和rs1147198(NTRK2基因)等3个位点的基因型与自伤行为相关。
  3.rs1042173(SLC6A4)等8个位点基因型协同性别对自伤行为起保护或风险作用;rs6296(HTR1B)等15个位点基因型协同精神疾病家族史对自伤行为起保护或风险作用。
  结论:初步发现rs7728378(CRHBP)等10个基因19个SNPs位点基因型可能与自伤行为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