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脑创伤儿童颅内压及脑灌注压的临床特点分析
【6h】

脑创伤儿童颅内压及脑灌注压的临床特点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2 部分研究指标及定义

1.3 患者的处理

1.4 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基本资料

2.2 手术处理

2.3 不同年龄组ICP与CPP分析

2.4 不同伤情的ICP和CPP的临床特点

2.5 ICH和低CPP与预后的关系

3 讨论

3.1 ICP与CPP的病理生理及研究现状

3.2 不同年龄组儿童的ICP和CPP特点

3.3 不同伤情的ICP和CPP特点

3.4 不同预后的ICP和CPP特点

3.5 ICP监测的并发症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儿童脑创伤有创颅内压监测的进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展开▼

摘要

背景: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在全世界范围内是儿童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高颅内压(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ICH)是脑创伤后的常见病理生理反应,其与预后不良显著相关,因此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监测被认为是TBI治疗的基础。目前关于儿童脑创伤后ICP及脑灌注压(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CPP)的临床研究少有报道,相关诊疗指南也多是基于成人研究而制定,2012年美国脑创伤基金协会(brain trauma foundation,BTF)建议重型脑创伤婴儿和儿童可考虑行ICP监测,推荐水平为Ⅲ级。
  目的:分析儿童脑创伤后ICP及CPP临床变化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和相关影响因素,为儿童TBI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行持续有创ICP监测的TBI儿童的ICP、CPP随时间、年龄及伤情的变化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和相关的影响因素。
  结果:术后早期ICP水平较低,然后迅速升高,并于术后24左右达高峰,3~5天后逐渐下降并趋于稳定;而术后早期CPP水平较高,然后迅速下降,并于术后24h左右降至低谷,2~3天后轻微回升并趋于稳定。各年龄组平均ICP为:婴儿组(13例)(16.1±1.64)mmHg,幼儿组(33例)(16.93±1.59)mmHg,学龄期儿童组(22例)(19.85±1.54)mmHg,组间两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年龄组平均CPP为:婴儿组(52.5±2.30)mmHg,幼儿组(54.33±1.74)mmHg,学龄期儿童组(58.02±1.85)mmHg,组间两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重型TBI组的ICP水平显著高于中度和轻度TBI组[(20.55±1.50)mmHgvs(16.12±1.62)mmHg and(15.89±1.55)mmHg;P<0.01,P<0.01],重型和中度TBI的CPP水平亦显著低于轻度TBI组[(54.76±1.84)mmHg and(54.92±2.44)mmHg vs(55.59±1.49)mmHg,P<0.01,P<0.01]。预后不良组的ICH持续时间显著长于预后良好组[(82.90±36.97)h vs(24.36±36.80)h,P<0.01],但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在低CPP持续时间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26.38±30.06)h vs(16.93±1.59)h,P>0.05];ICP高于30mmHg、 CPP低于40mmHg与预后不良显著相关(r=0.398,P<0.01;r=0.352,P<0.01)。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raumaticsubarachnoid hemorrhage,tSAH)、昏迷与ICP高于30mmHg呈正相关(r=1.996,P<0.05; r=4.947,P<0.05),而颅内血肿(幕上>25ml,幕下>10ml)与ICP高于30mmHg呈负相关(r=-2.447,P<0.05)。所分析各个影响因素与CPP低于40mmHg无显著相关性。
  结论:(1)儿童脑创伤术后早期ICP水平较低而CPP水平较高,但于24h左右ICP迅速升高至高峰,CPP迅速降至低谷;前者于3~5天左右逐渐下降并趋于稳定,后者于2~3天左右轻微上升后趋于稳定。(2)年龄越大的TBI儿童,术后ICP和CPP水平越高;(3)创伤程度越重,ICP水平越高、CPP水平越低;(4) ICH持续时间越长,预后越差;(5) ICP大于30mm Hg、CPP低于40 mm Hg与预后不良显著有关。(6)昏迷和tSAH与ICP高于30mmHg正相关。(7)应制定年龄特异性的ICP和CPP治疗阈值,ICP监测对于TBI儿童的治疗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指导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