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孟德尔遗传易感分枝杆菌病筛查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6h】

孟德尔遗传易感分枝杆菌病筛查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第一部分 孟德尔遗传易感分枝杆菌病筛查方法的建立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卡介苗接种异常反应患儿孟德尔遗传易感分枝杆菌病的筛查

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三部分 干扰素γ受体1缺陷的临床特征及功能、基因分析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孟德尔遗传易感分枝杆菌病的研究进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孟德尔遗传易感分枝杆菌病筛查方法的建立
  目的:
  1.建立Q-RT-PCR检测IL-12/23-IFN-γ通路完整性的功能试验。
  2.建立流式细胞术检测IL-12RB1和IFN-γR1蛋白表达的方法。
  方法:
  1.正常人全血用RPMI1640稀释后,加不同浓度的BCG(空白,2.5 ug/ml,0.25ug/ml,0.0250 ug/ml,0.0025 ug/ml)刺激培养48h后,Q-RT-PCR检测IFN-γ的mRNA水平,用不同全血标本重复三次。
  2.正常人全血用RPMI1640稀释后,加BCG及不同浓度的IL-12P70(空白,40ng/ml,20ng/ml,10ng/ml,5ng/ml)刺激培养48h后,Q-RT-PCR检测IFN-γ的mRNA水平,用不同的全血标本重复三次。
  3.正常人全血用RPMI1640稀释后,加BCG及不同浓度的IFN-γ(空白,10000U/ml,5000U/ml,2500U/ml,1250U/ml)刺激培养48h后,Q-RT-PCR检测IL-12B mRNA的水平,用不同的全血标本重复三次。
  4.提取正常人的PBMC,于37℃,5% CO2培养箱中用PHA(5ug/ml)分别刺激培养24,48h和88h,流式细胞术检测IL-12RB1和IFN-γR1蛋白的表达。
  结果:
  1.检测IL-12/23-IFN-γ轴完整性的功能试验的最佳刺激条件如下:
  1)无刺激组;2)只加BCG(0.25ug/ml)组;3)BCG(0.25ug/ml)+IL-12P70(20ng/ml);4)BCG(0.25ug/ml)+IFN-γ(2500U/ml)。
  2.PHA(5ug/ml)刺激88h作为流式细胞术检测IL-12RB1和IFN-γR1最佳刺激条件。
  结论:
  本研究初步建立了Q-RT-PCR检测IL-12/23-IFN-γ轴完整性的功能试验,同时建立了流式细胞术检测IL-12RB1和IFN-γR1蛋白表达的方法,两种方法结合可以快速的筛查MSMD的疑似患者。
  第二部分卡介苗接种异常反应患儿孟德尔遗传易感分枝杆菌病的筛查
  目的:
  对卡介苗接种异常反应的12例患儿进行孟德尔遗传易感分枝杆菌病的筛查。
  方法:
  1.收集整理12例卡介苗接种异常反应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
  2.Q-RT-PCR检测12例患儿IL-12/23-IFN-γ通路的完整性。
  3.流式细胞术检测9例患儿IL-12RB1和IFN-γR1蛋白的表达。
  4.RT-PCR/PCR直接测序分析IL12RB1和IFNGR1基因。
  结果:
  1.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
  本组12例患儿,7男5女,均以接种卡介苗后出现淋巴结炎为主要就诊原因,9例患儿有其他病史,7例患儿有可疑家族史。患儿平均起病年龄为6.03 m,平均筛查年龄19.77 m。目前,2例死亡(例3和例9)。
  10例患儿淋巴结活检结果均显示结核。5例患儿胸部CT存在异常。
  2.12例均进行了IL-12/23-IFN-γ通路完整性的检测。患儿1,3,9和10存在异常。
  3.例4和9细胞表面未检测到IL-12RB1蛋白的表达。
  4.例3存在IFNGR1基因突变,例10为STAT1基因突变。
  结论:
  接种卡介苗后出现局部淋巴结炎是本组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最常见的部位是同侧腋窝淋巴结。例3存在IFNGR1基因突变,确诊为MSMD。例10存在AD STAT1增强性突变,诊断为CMC。
  第三部分干扰素γ受体1缺陷的临床特征及功能、基因分析
  目的:
  探讨1例疑似孟德尔遗传易感分枝杆菌病(MSMD)患儿的临床特征、检测IL-12/23-IFN-γ通路的完整性,并进行干扰素γ受体1(IFN-γR1)基因分析,提高儿科医生对本病的认识。
  方法:
  1.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常规免疫学筛查试验,排除常见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2.Q-RT-PCR在mRNA水平检测患儿及健康对照IL-12/23-IFN-γ通路的完整性。
  3.通过PCR及RT-PCR直接测序分别对患儿和其父母的IFNGRI基因进行扩增并测序。
  结果:
  1.临床特征:
  患儿,女,11月,因“面色苍白、间断咳嗽4月,进行性加重2天”入住我院。以贫血为主要表现,无出血及溶血表现;无皮疹、骨及关节肿胀。有播散性卡介苗(BCG)病。四肢长骨X线及胸腹联合CT见全身多发骨质破坏。
  2.患儿NBT,血清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呼吸爆发试验和CD18的检测均正常。
  3.患儿的全血用BCG和IFN-γ共同刺激48h后IL-12B的表达量与单独BCG刺激后比较明显降低,而健康对照者表达量增加。
  4.基因测序发现患儿IFNGR1第6外显子杂合缺失突变(c.818-821delTTAA,p.Asn274fsX276),父母此位点正常。
  结论:
  Q-RT-PCR检测IL-12/23-IFN-γ通路完整性是一种有效的筛查MSMD的手段;IFNGR1突变是引起本例患儿发生播散性BCG病及全身多系统病变的根本原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