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SNP-array植入前非整倍体筛查可提高平衡易位携带者的临床结局
【6h】

SNP-array植入前非整倍体筛查可提高平衡易位携带者的临床结局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研究对象

1.1 研究对象

1.2 纳入条件和分组

1.3 主要仪器和试剂

2 方法

2.1 控制性超排卵、ICSI授精和胚胎培养

2.2 胚胎活检

2.3 SNP-PGD分析

2.4 扫描、结果分析并报告

2.5 胚胎玻璃化冷冻和复苏

2.6 胚胎移植

2.7 随访临床结局

2.8 统计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研究对象资料比较

3.2 PGD组染色体正常、平衡及异常胚胎的比例

3.3 PGD组平衡易位携带者的临床结局

3.4 不同活检时期对SNP诊断结果和临床结局的影响

3.5 PGD组、取消组和拒绝组之间临床结局的比较

4 讨论

4.1 WGA联合SNP可有效的进行植入前胚胎染色体筛查

4.2 PGD组亚组分析不同活检时期对SNP结果和临床结局的影响

4.3 SNP-PGD可提高平衡易位携带者的临床结局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微阵列技术在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中的应用

致谢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
  染色体平衡易位是最常见的染色体结构畸变,平衡易位携带者通常表型正常,但生育过程中常表现为不孕不育、反复流产、分娩非整倍体胎儿等。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PGD)是最早期的产前诊断技术,自1990年第1例PGD以来检测方法有了很大的改进。近年来发展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 SNP array)的PGD可对体外授精的胚胎的进行23对染色体非整倍体筛查,选择染色体完全正常的胚胎移植。本文将SNP技术应用于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植入前胚胎染色体非整倍体筛查,探讨其能否提高平衡易位携带者的临床结局以及SNP联合不同的活检时期对临床结局的影响。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和分组
  收集2012年6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期间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遗传与生殖研究所接受不孕不育治疗的所有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的临床资料,共83例。根据文献报道的平衡易位携带者正常胚胎率[1,2],本研究规定平衡易位携带者纳入PGD组的条件为第三天可用于活检诊断的胚胎需>4枚,如不符条件,则取消PGD。分为PGD组,取消PGD组和拒绝PGD组。
  2.研究方法:
  (1)采用标准长方案控制性促排卵,在OPU日前沟通PGD,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 PGD组和取消组均采用ICSI授精,拒绝PGD组除严重男性因素不孕的采用ICSI授精外其余采用常规IVF授精。
  (3) PGD组通过SNP分析后选择染色体正常的胚胎移植,而取消和拒绝PGD组通过形态学标准选择优质胚胎移植回子宫。
  (4)分析各组之间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继续妊娠率等方面的差异。
  结果:
  1.在此期间共收集了83例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的临床资料,21例拒绝PGD,62例选择PGD,其中24例由于第三天可用于活检诊断的胚胎少于4枚而取消了PGD。最终38例入选PGD组。
  2.PGD组38例共获415枚2PN胚胎,送检231枚胚胎,208枚扩增成功,诊断效率为90.0%(208/231),其中整倍且平衡的胚胎率32.7%(68/208),整倍但不平衡的胚胎率19.2%(40/208),非整倍但平衡的胚胎率为27.0%(56/208),非整倍且不平衡的胚胎率为21.1%(44/208)。
  3.PGD组分为囊胚期活检组和卵裂期活检组。囊胚期活检组的诊断效率、整倍且平衡的胚胎率分别为97.7%(42/43)、47.6%(20/42),卵裂期活检组则分别为88.3%(166/188)、29.4%(48/166)。
  4.PGD组10例无染色体正常胚胎可移植,PGD组共25个周期进行胚胎移植。通过形态学选择的方法,取消组20个周期进行胚胎移植,拒绝组21个周期进行胚胎移植。
  5.PGD组种植率、(活产+继续妊娠)率分别为61.4%(27/44)、60%(15/25);取消组的分别为18.4%(7/38)、25%(5/20);拒绝组的分别为27.3%(12/44)、33.3%(7/21)。
  结论:
  1.SNP联合WGA技术诊断效率较高,可同时筛查23对染色体的非整倍性。
  2.囊胚期活检后诊断效率、整倍且平衡的胚胎率均高于卵裂期活检组。
  3.PGD组平衡易位携带者的胚胎种植率显著高于取消组和拒绝组,(活产+继续妊娠)率显著高于取消组。
  4.根据本实验结果,PGD起始周期取消率以及PGD后无可移植胚胎率均较高。因此可考虑行多个刺激周期,收集足够的可活检诊断胚胎,再行SNP分析,可提高可移植胚胎数目,以此改善染色体相互易位携带者的助孕结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