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脑出血患者30天死亡率及新型脑出血评估量表的临床应用
【6h】

脑出血患者30天死亡率及新型脑出血评估量表的临床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1.2 研究内容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患者基线特征及单因素分析结果

2.2 脑出血30天死亡独立危险因素

2.3 各新型脑出血量表分值分布

2.4 比较各量表评估脑出血预后的精确度

3 讨论

本文小结

附图表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CTA点征在脑出血中的临床应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目的:分析脑出血患者30天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指导脑出血的临床治疗和预测发病30天的预后情况;比较新型脑出血评估量表[初始脑出血评分表(original ICH score,oICH)[3]; NICH评分量表(New ICHscore,NICH)[5];改良的ICH量表(Modified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score,MICH)[4]预测30天死亡率的精确性及判断预后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1.12-2013.10共152例脑出血患者人口统计信息、既往病史,生命体征、实验室、影像学资料及随访30天预后情况;用单因素分析所有影响脑出血预后的自变量,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探讨影响脑出血患者30天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用诊断性实验中Youden'指数、ROC曲线下面积等来比较3个新型评估量表的精确性及预测预后价值。
  结果:年龄、脉压差、冠心病病史、静脉血糖、白细胞计数、血肿体积、出血有无破入脑室(IVH)、Glasgow昏迷指数(GCS)、有无中线移位在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 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年龄>80岁、GCS(3-4分)、静脉血糖较高是脑出血发病30天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41.372、48.402、69.324。比较3个新型脑出血评估量表结果为:原始脑出血评分量表(original ICHscore,oICH)在预测ICH发病后30天死亡率方面明显优于其他两个量表,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21%、83.74%。
  结论:ICH发病诱因众多,年龄>80岁、GCS(3-4分)、静脉血糖较高是预测ICH短期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新型脑出血评估量表的内容及临床应用范围各有千秋,本实验表明oICH在预测脑出血30天死亡率方面可能优于MICH和NICH,仍需更多随机前瞻性研究进一步证实。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