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山奈酚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理探讨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6h】

山奈酚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理探讨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符号说明

摘要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山奈酚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理探讨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山奈酚的药动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文献综述 山奈酚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山奈酚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家兔的防治作用及其作用机理,观察其对血管炎症中的炎性分子如选择素E(E-sel)、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及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的影响;同时探讨山奈酚(Kaempferol)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方法:
  1、将30只家兔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菲诺贝特,12 mg/kg)、山奈酚大剂量(150 mg/kg)和小剂量组(30mg/kg),分别给以正常及高脂饲料喂养10周;并于第6周、10周末对各动物称重,检测血清脂质水平,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10周末,油红O染色法测主动脉斑块面积,HE染色观察主动脉形态学改变。
  2、第10周末,采用ELASA法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Western blot蛋白印迹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主动脉组织选择素E(E-sel)、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及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PT-PCR)检测主动脉E-sel、ICAM-1和VCAM-1 mRNA表达。
  3、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家兔血浆中山奈酚的血药浓度,对6只家兔分别给予山奈酚2.0 mg/kg静脉注射,均于给药后1,3,5,10,15,20,40,80,160,240 min分别取血1mL,采用HPLC法检测血药浓度,3p97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
  结果:
  1、模型组家兔经10周高脂喂养后血管发生典型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较正常组明显增多,而山萘酚组较模型组显著减少。第6、10周末,各实验组之间动物体重无显著差异,但模型组家兔血脂升高明显,给予山萘酚喂养的家兔血脂较模型组显著下降;同时,模型组家兔血清MDA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增高,SOD活性明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山萘酚组MDA含量显著降低,SOD活性显著增高。
  2、第10周末,模型组动物血清TNF-α和IL-1β含量及主动脉选择素E、ICAM-1和VCAM-1 mRNA与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与模型组相比,山奈酚给药10周能显著降低血清TNF-α、IL-1β水平,同时对选择素E、ICAM-1和VCAM-1mRNA与蛋白的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
  3、家兔静注山奈酚的药-时曲线符合二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T1/2α=(0.957±0.172)min; T1/2β=(6.409±1.584)min; AUC0→t=(75.969±5.804)(μg·min)/mL; CL=(0.034±0.003) mg/kg/min(μg/mL)。
  结论:
  1、山奈酚对高脂诱导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可显著改善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其机理可能与降脂、抗氧化及抑制血管炎症有关。
  2、山奈酚对血管炎症的影响可能是通过调节血管粘附分子如选择素E、ICAM-1和VCAM-1的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来实现的。
  3、山奈酚经静注给药后,在家兔体内代谢快,血药浓度下降迅速,30 min后消除达95%以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