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bFGF和NMDA受体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相互调控作用
【6h】

bFGF和NMDA受体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相互调控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NMDA受体拮抗剂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bFGF表达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第二部分 bFGF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NMDA受体表达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bFGF的产生机制及在临床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 NMDA受体拮抗剂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bFGF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鞘内间断多次给予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对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模型(SNI)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缓解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n=12):假手术组(S组)、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组(NP组)、氯胺酮低剂量组(K1组)、氯胺酮高剂量组(K2组)、MK-801低剂量组(M1组)、MK-801高剂量组(M2组)。S组仅暴露坐骨神经,NP组、K1组、K2组、M1组、M2组制备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模型。从术后1d开始,K1组、K2组、M1组、M2组通过鞘内置管分别注射氯胺酮50ug、氯胺酮100ug、MK-8015ug和MK-80110ug,容量均为10ul,S组和NP组通过鞘内置管注射0.9%生理盐水10ul,1次/d,连续给药7d。分别于术前1d和术后1-7d,进行疼痛行为学观察和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PWMT)测定。术后第7d处死大鼠取L4~6节段脊髓,免疫组化测定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bFGF蛋白表达变化。
  结果:与S组比较,NP组PWMT明显降低(P<0.05),bFGF、GFAP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NP组比较,K1组、K2组、M1组和M2组PWMT出现升高(P<0.05),bFGF、GFAP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并成剂量依赖性。
  结论:鞘内间断多次给予NMDA受体拮抗剂可缓解SNI引起的大鼠痛觉过敏,其机制可能与抑制bFGF蛋白表达及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有关。
  第二部分 bFGF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NMDA受体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及对脊髓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亚基表达的影响。
  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假手术+ bFGF抗体组(B组)、SNI组(C组)、SNI+bFGF抗体组(D组),每组12只。制备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NI)模型。其中B组和D组于建模后1d、6d、9d、13d、16d、20d蛛网膜下腔注入稀释至40ul的bFGF抗体18μg。A组和C组则在同一时间注射等体积磷酸盐缓冲液(PBS)。分别于术前1d和术后1d、4d、7d、14d、21d测定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PWMT)。术后第21d处死大鼠取L4~6节段脊髓,免疫组化测定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表达, 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NMDA受体亚基NR1、NR2A、和NR2B表达变化。
  结果:与A组和B组比较,C组和D组PWMT降低,脊髓GFAP、NR1和NR2B表达升高(P<0.05)。与C组比较,D组PWMT升高,脊髓GFAP、NR1和NR2B表达降低(P<0.05)。
  结论:鞘内注射bFGF抗体能缓解SNI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NR1和NR2B表达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