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IL-37通过IL-6/STAT3信号通路抑制HCC细胞侵袭和转移的机制研究
【6h】

IL-37通过IL-6/STAT3信号通路抑制HCC细胞侵袭和转移的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以抗炎性细胞因子IL-37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对HCC细胞侵袭和转移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
  方法:收集54例肝癌新鲜组织标本,经qPCR和IHC检测癌组织及其对应癌旁组织中IL-37的表达水平,并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IL-37表达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相关性;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正常肝细胞系LO2,QSG-7701与肝癌细胞系SMMC-7721,HepG2的IL-37表达水平;构建过表达IL-37的慢病毒载体,并通过DNA测序鉴定其序列正确性;药筛法检测病毒滴度;将慢病毒感染SMMC-7721,HepG2细胞,获得过表达IL-37的稳定细胞株,观察感染后72 h细胞荧光分布,再通过Western blot检测IL-37表达水平;在HCC细胞中过表达IL-37和siRNA沉默IL-37,观察IL-37在体外对HCC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SMMC-7721LV_NC和 SMMC-7721LV_IL1F7中 IL-6对 STAT3, pSTAT3(Y705)的激活情况;Western blot检测IL-6预处理SMMC-7721LV_NC、SMMC-7721LV_IL1F7、HepG2LV_NC、HepG2LV_IL1F7对E-cadherin,MMP2、Vimentin表达的影响;构建裸鼠肺转移瘤模型,观察SMMC-7721LV_NC与SMMC-7721LV_IL1F7肿瘤肺转移瘤数量的差异。
  结果:在54对HCC组织中有37对(68.52%) IL-37的表达水平低于对应癌旁组织;IHC分析示:IL-37在癌组织中较癌旁组织呈低表达,并且有血管侵袭的肿瘤组织中IL-37表达水平更低;qPCR结果表明:在伴有门静脉侵犯的HCC组织中,IL-37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无静脉侵犯HCC组织和正常肝组织;IL-37在SMMC-7721、HepG2、QSG-7701、LO2细胞中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167,0.433,1.143,1.043;IL-37的蛋白表达水平也证实了同样趋势;根据IHC的结果,以中位数作为分割线将54例HCC患者分为IL-37低表达组(n=27)和IL-37高表达组(n=27),IL-37的表达水平与HCC患者的血管侵袭(P=0.013)相关;用Kaplan-Meier法统计出IL-37的高、低表达患者的OS和DFS生存时间,两组患者生存时间的差异通过Log-rank检验分析,结果显示:IL-37的高表达组HCC患者的OS生存时间要显著长于低表达组(中位生存时间40.0 vs27.0月,P=0.040),此外,IL-37的高表达组HCC患者的DFS生存时间也要显著长于低表达组(中位生存时间27.0 vs17.0月,P=0.006);将IL-37基因片段行PCR扩增后连接至线性化表达载体,阳性转换子PCR产物大小为849 bp,阴性转换子PCR产物大小为185 bp,测序结果显示:阳性克隆与目的基因序列完全一致;将GV358-IL1F7重组质粒转染293T细胞后,细胞内可观察到明显的绿色荧光,经Western blot检测可观察到30 kDa附近有特征条带,其分子量大小与目的基因相吻合;包装慢病毒48小时后提取并浓缩慢病毒,药筛法测得病毒滴度为9E+5 TU/ml;构建稳定过表达IL-37的SMMC-7721、HepG2细胞系及其对照组细胞系,观察感染后72 h细胞荧光分布,各组细胞的绿色荧光分布达90%以上,且无大面积细胞死亡发生,Western blot检测IL-37表达水平,IL-37的表达明显上调;划痕愈合实验结果显示:在过表达IL-37的HepG2细胞的体外迁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24小时的愈合率分别为10±2%和64±3%(P<0.001),在SMMC-7721细胞中,我们同样检测到过表达IL-37组的迁移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24小时的愈合率分别为17.33%±2和55±3%(P<0.001);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IL-37的HepG2细胞体外侵袭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24小时穿过基质胶和微孔的细胞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29±9 vs.62±8,P=0.002),在过表达IL-37的SMCC-7721中,我们发现过表达IL-37的SMCC-7721细胞体外侵袭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24小时穿过基质胶和微孔的细胞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35±6 vs.86±11,P=0.01);通过siRNA沉默HCC细胞中的IL-37的表达,在SMMC-7721、HepG2细胞中转染si_IL1F7及其对照si_NC,si_IL1F7组的IL-37的表达水平较si_NC组显著降低;用划痕愈合实验结果显示:在HepG2细胞中沉默IL-37组的迁移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24小时的愈合率分别为90±3%和60±7%(P<0.001),在SMMC-7721细胞中,沉默IL-37组的迁移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24小时的愈合率分别为83.33%±3.6和53±2%(P<0.001);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沉默IL-37的HepG2细胞体外侵袭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24小时穿过基质胶和微孔的细胞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102±12 vs.39±9,P=0.002),在沉默IL-37的SMCC-7721中,沉默IL-37的SMCC-7721细胞体外侵袭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24小时穿过基质胶和微孔的细胞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94±18 vs.49±4,P=0.002);用重组人 IL-6处理 SMMC-7721LV_NC和 SMMC-7721LV_IL1F7细胞, SMMC-7721LV_IL1F7细胞可显著抑制 IL-6对 STAT3的激活作用;SMMC-7721LV_IL1F7细胞与SMMC-7721NC细胞相比,E-cadherin显著上调,MMP9、Vimentin表达显著下调,且IL-37可逆转IL-6引起的蛋白表达变化;裸鼠肺转移瘤实验结果示:SMMC-7721LV_IL1F7组较SMMC-7721LV_NC组肺转移灶数量显著减少,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3.400±1.435 vs.14.00±1.817, P<0.001,n=5)。
  结论: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证实IL-37具有抑制肝细胞癌侵袭转移的能力,其分子机制可能与抑制IL-6/STAT3信号通路诱导的EMT有关。IL-37在HCC进展中的分子机制可能有助于临床HCC或其他癌症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新的思路和治疗靶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