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磁共振电影成像技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及其HIFU治疗前后子宫蠕动的研究
【6h】

磁共振电影成像技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及其HIFU治疗前后子宫蠕动的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第一部分:Cine MRI评价子宫肌瘤患者子宫蠕动
  目的:采用磁共振电影成像技术(cine MRI)探讨子宫肌瘤患者子宫蠕动异常及其相关因素。
  方法:对60例子宫肌瘤患者及30名健康志愿者于排卵期行盆腔常规T1、T2轴位,T2矢状位及cine MRI扫描;医师A、B分别对cine MRI图像行双盲法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子宫是否存在正常蠕动、蠕动方向及频率,医师B记录肌瘤患者子宫及最大肌瘤体积、肌瘤位置及数量;比较肌瘤患者与健康志愿者正常蠕动存在率及蠕动频率,比较肌瘤患者中正常蠕动存在者与不存在者子宫平均体积及肌瘤特点。
  结果:与健康志愿者比较,子宫肌瘤患者正常蠕动存在率及蠕动频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存在正常蠕动肌瘤患者子宫平均体积及最大肌瘤平均体积均小于不存在正常蠕动肌瘤患者,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0.129);存在正常蠕动肌瘤患者与不存在者肌瘤位置明显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子宫肌瘤患者排卵期子宫蠕动明显降低,不利于排卵期精子快速运输至输卵管,可能是其不孕的原因之一;该类患者子宫蠕动异常可能与肌瘤引起子宫体积明显增大及肌瘤的位置相关。
  第二部分:Cine MRI对子宫肌瘤HIFU治疗前后子宫蠕动的研究
  目的:采用磁共振电影成像技术(cine MRI)探讨子宫肌瘤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前后子宫蠕动的差异。
  方法:对30名有症状子宫肌瘤患者于HIFU治疗前后排卵期分别行盆腔T1轴位、T2-抑脂轴位、T2矢状位及cine MRI扫描。两位医师行双盲法评价,评价内容:子宫是否存在蠕动,蠕动方向及频率。比较子宫肌瘤HIFU治疗前后子宫蠕动存在率、蠕动方向及频率。
  结果:子宫肌瘤HIFU治疗后子宫蠕动存在率及频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IFU治疗前后子宫蠕动方向主要为宫颈向宫底。
  结论:子宫肌瘤HIFU治疗有助于子宫肌瘤患者子宫蠕动功能的恢复,cine MRI有助于子宫肌瘤患者子宫蠕动功能恢复情况的评价。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