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微博环境下的生产性受众分析
【6h】

微博环境下的生产性受众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现状

1.3 课题意义

1.4 课题的基本内容

2 生产性受众理论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2.1 生产性受众理论的内涵

2.2 生产性受众概念的理论基础

3 微博生产性受众的特点

3.1 微博的内部机制

3.2 微博的发展历史

3.3 微博的狂欢化特征

3.4 微博生产性受众的特点

4 微博环境中的生产性受众

4.1 精英阶层的编码

4.2 受众的抵抗

4.3 粉都的生产方式

5微博生产性受众的不良影响与对策

5.1 微博生产性受众的不良影响

5.2 应对策略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费斯克是当代大众文化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对当代大众文化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认为文本具有多义性,受众在解读过程中生产出多种意义。受众是能动的,在传播过程中,受众可以躲避意识形态的控制,利用资源生产自己的意义与快感。费斯克的生产性受众理论一方面反驳了对于受众的悲观论调,另一方面也丰富了大众文化研究的理论,拓展了大众文化研究的视野。
  微博,是在博客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以新浪微博为代表的国内微博网站,经过四年的发展,吸引了超过3亿的注册用户。对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微博具有开放、低门槛、分裂式传播的特点,它为受众提供了丰富的文本与便捷的内部交流机制。
  新技术的产生导致了媒介的变化,在新的媒介环境中,生产性受众也有了新的特点。费斯克的生产性受众理论是针对电视受众而言,微博环境下的生产性受众具有不同的特点,微博中的受众具有互动性、聚合性、生产文本的权力。本文旨在通过对微博中受众抵抗形式以及粉都的生产方式方面来进行论述,通过对其分析,总结出生产性受众新的特点。微博的为受众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微博中产生了大量信息,无用信息阻隔了有效信息的传播;微博中还存在着大量的色情、暴力信息;微博谣言屡禁不止。面对这些问题,要从政府、运营网站、个人三方面着手,解决生产性受众所带来的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