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中数学教科书中信息技术内容的比较研究——基于两个版本教科书的分析
【6h】

高中数学教科书中信息技术内容的比较研究——基于两个版本教科书的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1 绪论

1.1概念界定

1.2研究背景

1.3研究问题

1.4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相关理论研究

2.2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相关研究

2.3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相关研究

2.4信息技术与数学教材、教科书整合的相关研究

2.5小结

3研究设计

3.1研究对象

3.2研究方法

3.3研究框架

3.4研究思路

4两个版本高中数学教科书中信息技术内容的文本分析

4.1技术工具的比较

4.2内容呈现的比较

4.3内容环节的比较

4.4应用形式及应用水平的比较

4.5整合频率的比较

5两个版本高中数学教科书中信息技术内容的使用情况调查

5.1问卷目的和问卷设计

5.2调查对象和调查过程

5.3问卷调查结果

6研究结论、建议

6.1研究结论

6.2研究建议

6.3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两个版本高中数学教科书中信息技术内容统计

附录B:高中数学教科书中信息技术调查问卷(教师卷)

附录C:高中数学教科书中信息技术调查问卷(学生卷)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然影响到社会的各行各业。教育界也作出了积极的响应,各国均出台文件力促教育信息化。国内紧跟国际潮流,特别是《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实施以来,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界也引起了足够的重视,随之而来的是数学课程、教材、教科书的改革,对于这种变化,既是一个发展的机遇,也是一项十足的挑战。我选择对高中数学教科书中信息技术内容进行研究,试图发现教科书的变化情况,对教科书的再版有所启示。
  本文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以教育部课题《主要国家高中数学教科书技术运用》的分析框架为蓝本,并结合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A版”)和湖南人民教育出版(以下简称“湘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拟定“技术工具、内容呈现、内容环节、应用形式”的研究框架。根据此框架对两个版本高中数学教科书进行分析,并以问卷调查为辅,得出了关于教科书中信息技术内容的分析结果。
  通过教科书分析发现,技术工具上,人教A版以几何画板、Excel为主,湘教版以Z+Z智能画板为主,在计算器的使用频率上前者偏高,在互联网的使用频率上均较少。内容呈现上,人教 A版融合程度偏高,专栏运用百分比上湘教版偏高,旁白中信息技术的比例相差无几。内容环节上,在习题上湘教版高于人教A版,其它持平。应用形式上,人教A版在工具型上高于湘教版,而湘教版在问题解决型上高于人教A版。
  通过使用情况调查发现,两个版本教科书使用教师均以问题解决型为主,工具型偏少,学生则以工具型居多,问题解决型偏少。两者在专栏的使用率上均较低,反映专栏水平偏高。技术工具使用上教师以几何画板为主,学生以计算器为主。
  基于比较的结论,我觉得在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中应进一步考虑:技术工具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同步,改变互联网的应用形式,信息技术专栏内容呈现情境化、在学生能力范围内具有可操作性,信息技术习题选材更丰富、发展更多算法交汇性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