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重庆市旅游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6h】

重庆市旅游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绪论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1.2研究目的与内容

1.3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国内外研究综述

2理论基础与模型

2.1生态足迹理论

2.2生态足迹模型

2.3旅游生态足迹理论

2.4旅游生态足迹模型

2.5参数选取与数据来源

3研究区概况

3.1自然地理概况

3.2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3.3旅游资源概况

3.4旅游业发展现状

4重庆市旅游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4.1旅游餐饮生态足迹

4.2旅游住宿生态足迹

4.3旅游交通生态足迹

4.4旅游观光生态足迹

4.5旅游购物生态足迹

4.6旅游休闲生态足迹

4.7重庆市旅游生态足迹

5.重庆市旅游可持续发展分析和建议

5.1旅游生态承载力计算

5.2旅游生态盈余/赤字分析

5.3旅游可持续发展建议

6.结论与讨论

6.1结论

6.2讨论和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论文基于生态足迹理论,构建旅游生态足迹模型,从旅游餐饮足迹、旅游住宿足迹、旅游交通足迹、旅游观光足迹、旅游购物足迹和旅游休闲足迹出发,对2008-2014年重庆市旅游生态足迹进行定量核算,解析重庆市旅游生态足迹动态变化规律。结合重庆市旅游生态承载力,揭示重庆市旅游生态盈余/赤字情况,从而评判重庆市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状况,并提出相关建议与措施。
  本论文主要结论如下:
  ①重庆市旅游生态足迹总量从2008年的2206615.61hm2增长到2014年8033231.21hm2,其中旅游餐饮生态足迹增长幅度最大。旅游生态足迹构成中旅游餐饮生态足迹和旅游交通生态足迹比重较大。研究时段内重庆市旅游生态足迹人均量呈现波动上升,从2008年的218.93×10-4hm2增加到2014年的230.08×10-4hm2,期间的2011年最大,达270.83×10-4hm2。
  ②重庆市旅游生态足迹生态生产性土地类型构成中,化石能源地比重最大,约占74%,其次为耕地、林草地、水域和建设用地,需控制旅游产业的能源消耗。
  ③在研究时段内,重庆市旅游生态承载力逐年递增,而旅游生态承载力人均量却逐年递减。旅游生态承载力土地类型构成中林草地占比最大,达57%,其次为耕地、建设用地和水域。不同土地类型的生态盈余/赤字情况中,除水域在2009年后出现了生态赤字外,其余种类的土地在研究时段内都为生态盈余。但耕地和建设用地的生态盈余在近几年不断缩小,需加以重视。
  ④2008-2011年重庆市表现出旅游生态盈余,之后出现旅游生态赤字,2011-2014年旅游生态赤字不断增加。而人均量也是在2011年之后处于生态赤字,2011-2012年生态赤字增幅较快,之后两年有所平缓。结果表明,现阶段重庆旅游产业发展处于过度消耗生态资源的不可持续的状态。
  ⑤为了保证重庆市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开展生态旅游,开发绿色旅游商品,倡导绿色消费;其次,坚持生态优先,实现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最后,要加强旅游资源保护的宣传与教育,提高环保节约意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