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数据领域机构合作对科研产出的影响研究
【6h】

大数据领域机构合作对科研产出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摘 要

ABSTRACT

1绪论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1大数据研究现状

1.2.2科研合作研究现状

1.3.1研究目的

1.3.2研究内容

1.4.1研究方法

1.4.2技术路线

1.5创新之处

1.6不足之处

2社会网络相关理论

2.1网络嵌入理论

2.2关系强度理论

2.3结构洞理论

2.4社会网络指标

2.5本章小结

3大数据领域期刊论文产出分析

3.1.1数据来源

3.1.2使用工具

3.2科学产出分析

3.3论文合著分析

3.4机构与作者分析

3.5研究主题分析

3.6科学影响力分析

3.7本章小结

4大数据领域合作网络特征分析

4.1机构国内合作网络特征分析

4.2机构国外合作网络特征分析

4.3机构出度与入度特征分析

4.4国家层面合作特征分析

4.5本章小结

5机构合作网络特征对科研产出的影响分析

5.1研究假设

5.1.1机构的关系强度

5.1.2机构的网络地位

5.1.3机构的中介性

5.2.1被解释变量

5.2.2解释变量

5.2.3控制变量

5.3模型设定

5.4结果分析

5.4.1机构合作论文产出

5.4.2机构合作网络演化

5.4.3实证分析结果

5.5本章小结

6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 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大数据研究已成为关注的焦点,及时了解并掌握国家间的研究动态,发现其研究的差异性,构建大数据领域机构间的合作网络并分析网络结构特征与科研产出的关系,是理解大数据研究领域发展驱动力的重要途径,对科研机构建立有益的合作关系来促进科研产出具有指导意义。本文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中国机构在大数据领域合作的期刊论文为数据来源,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计量模型分析法,结合合作网络的动态演化分析了合作网络结构特征对科研产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美国的年均文献数量高于我国,其影响力也更为广泛,我国有关大数据的研究相对较晚,但产出增速更快,两国研究成果均呈现指数增长,我国在大数据方面的研究成果颇丰,但在研究成果的影响力上还需进一步提高;(2)两国分别形成了以中国科学院、伊利诺伊大学等高等院校为主的研究力量;(3)中国的作者合作比较分散,在大数据研究这一领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作者合作群体,两国作者都表现出国际化合作的研究趋势;(4)中美两国研究主题的内容都比较丰富,并具有较高的相似性;(5)科研机构的不断加入使得大数据领域机构的合作网络从简单到复杂演化,但机构合作关系并不饱和,属于低密度网络,存在较大发展空间;(6)国内合作网络中以及国外合作网络,两者的机构度分布呈现出一定的幂律分布特征,国家层面的合作聚类明显且分为了两个类别。以中国的代表的聚类节点数仅为5个,但发文量占比68%,产出分布不均匀;(7)机构的连接强度、度中心度和结构洞对科研产出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占据结构洞位置优势的机构对科研产出的正向影响最大,连接强度对科研产出的正向影响次之,度中心度的影响最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