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重庆市高职院校对口招生问题和对策研究
【6h】

重庆市高职院校对口招生问题和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高等职业教育起步晚,高职院校发展一直处于边缘地位。高等教育人才选拔的方式一直是高考,高等职业教育依附

展开▼

摘要

为了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构建符合职业教育特征的考试招生制度,2013年,教育部出台《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高职院校实行多样化的考试招生办法,增加单独招生、对口单招、中高职贯通培养、综合评价等分类考招形式。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招模式。以提高生源质量为突破口,重庆市于2007年改革对口招生,以期加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就目前发展情况看,对口招生生源数量较少,生源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基于此,重庆市开始扩大对口招生的规模。 对口招生是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具有招生自主权的高职院校,按照国家划定的招生比例,由省或直辖市统一命题,采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形式。对口招生具有考试时间提前、以技能考试为主、文化课考试为辅、就业率高等特点。通过研究重庆市对口招生的实施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完善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提供对策建议。 本研究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梳理了重庆市高职院校对口招生的发展进程。重庆市对口招生共有为三个阶段,依次为“萌芽阶段——探索阶段——成熟阶段”。萌芽阶段对口招生开始作为高职院校的一种自主招生的形式,招生人数少,开设专业少等因素制约了对口招生的发展;探索阶段对口招生招生比例扩大,招生院校不断增多;成熟阶段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按照分层次、分类别的方式进行招生,技能考试作为对口招生选拔人才的标准之一。 第二部分研究了重庆市高职院校对口招生实施现状。重庆市高职院校对口招生采用“文化素质+专业综合”考试方案,设置15个专业大类招收中职学生。由市教育考试院制定文化课考试内容和专业技能考试大纲,高职院校自主组织考试,采用“双上线”的录取原则,将技能考试分数作为必要录取条件。 第三部分分析了重庆市高职院校对口招生的主要问题和成因。由于招生计划少、专业对口性不强,招生计划难以满足学生需要;由于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分类选拔人才的时间较短,组织技能考试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由于重理论考查,录取标准以成绩为主;由于考试招生主要由市教育考试院组织,考试招生的服务能力有待加强;由于缺少行业企业参与考试招生的制度保障,行业和企业还未参与考试招生。 综上,为进一步顺应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提高人才选拔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对口招生要优化生源结构,加强招生管理;合理组织文化课考试,凸显技能考试的特点;制定公平合理的录取标准,形成科学有效的录取监督机制;提升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对考试招生的服务能力;完善行业企业参与考试招生的相关法律法规,逐步形成招办监督、学校主导、行业企业参与的考试招生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