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刘裕霸府重要僚佐刘穆之研究
【6h】

刘裕霸府重要僚佐刘穆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1 绪论

1.1学术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1.4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2.刘穆之早期经历

2.1 刘穆之简介

2.2刘穆之生活的时代背景

2.3刘穆之在晋末混乱局势中的选择

3 刘穆之在刘裕霸府政治中的活动

3.1第一阶段:刘穆之走进刘裕集团的权力核心

3.1.1刘穆之在刘裕霸府建立初期的政治军事活动

3.1.2刘穆之在刘裕霸府建立初期的谋略运用

3.2第二阶段:刘穆之为刘裕霸府发展壮大施展谋略才能

3.2.1刘穆之为霸府发展提供战略方针:“终相吞咀论”

3.2.2刘穆之在霸府发展时期的政治军事活动

3.2.3刘穆之取代霸府内部异己分子孟昶

3.3第三阶段:刘穆之全面谋划力助刘裕“造宋”事业

3.3.1刘穆之在霸府后期斗争中的谋略运用

3.3.2刘穆之在霸府后期“造宋”事业中的作用

4.刘穆之晚年政治生涯

4.1刘穆之同高等士族的斗争

4.2“加九锡”事件和霸府政治格局的转变

5 结 语

参考文献

附录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刘穆之是东晋末年次等士族文人的代表人物。刘穆之(360-417),字道和,世居京口,出生于次等士族家庭,博闻强识,谋略过人。东晋末年,在军阀混战和兼并中,传统门阀士族遭受沉重打击,刘穆之抓住历史机遇,选择投靠次等士族武人代表刘裕,深受刘裕倚仗,屡次在刘裕领兵出征时留守建康,并且总掌朝廷内外事务,官至尚书左仆射。刘穆之是刘裕的重要僚佐,在刘裕代晋建宋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探讨了刘穆之和刘裕互相选择的原因,认为这是由他们相同的政治遭遇决定的。刘穆之和刘裕都是次等士族,都是东晋门阀政治制度下的被压制者,他们共同的目标是从高等士族手中夺取权柄,改变高等士族专权的旧政治格局。因此,次等士族文人和武人集团选择联合,击败了门阀士族代表桓玄集团。刘穆之和刘裕虽然在军事上战胜了门阀士族,但是门阀士族制度已经延续了百余年,高门士族在经济上、政治上仍然对次等士族占据优势,特别是九品中正制仍然是主要的官吏选拔制度,高门士族依靠家世即可“平流进取,坐至公卿”。为了夺取门阀士族掌控的朝政大权,刘裕和刘穆之在东晋朝廷的正官系统之外另立霸府(即刘裕的府署),并在霸府中设立职官、任用僚佐、行使权力,刘裕的意志通过霸府这一特殊政治工具得以实现。 刘裕霸府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在每一个阶段,刘穆之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第一阶段(404-408):建威将军府时期,刘裕领导京口起义驱逐桓楚政权后,刘穆之采取了笼络士族、夺取军权、坚决打击桓玄余党的正确措施,提升了霸府的权威,初步确立了霸府的统治地位。因此,刘穆之深受刘裕倚重,走进了刘裕霸府的权力核心。第二阶段:中军将军府时期(408-411),刘穆之提出了京口诸将领“终相吞咀”的论断,建议刘裕“挟天子令诸侯”,为霸府指明了代晋建宋的战略方向。这个时期,刘穆之辅佐刘裕北讨南燕,南平卢循,使刘裕的声望空前提高,霸府的统治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第三阶段:太尉府时期(411-418),刘穆之辅佐刘裕消灭了挑战霸府权威的刘毅势力和霸府内部异己分子诸葛长民,铲除了皇族司马休之等敌对势力。这个时期,刘穆之执掌霸府中枢大权,充分运用担任尚书仆射的人事权力,以唯才是举和忠于刘裕为用人标尺,根据霸府的政治需求吸收高门士族、寒门庶族、吴姓地方士族等不同利益集团的优秀人才进入霸府,形成一支效忠刘裕的新官僚队伍,巩固和扩大了霸府的统治基础,为刘裕代晋建宋做好了人才储备。 在霸府后期,以王弘、谢晦为代表的高等士族试图夺取刘穆之在霸府中的主导地位,高等士族和低等士族的矛盾冲突在霸府内部出现,“加九锡”事件是双方斗争的高潮。刘穆之中材寒士,不能成为“加九锡”这等名器重事的领衔人,不能为霸府确立封建法统、实现名实相符,最终愧惧而亡,成为了刘裕霸府新旧力量斗争中的失败者。新旧势力的冲突导致了霸府政治的动荡,刘裕的北伐事业因此功亏一篑,但是刘穆之的功业并未消失,刘裕霸府取代东晋朝廷的条件已经成熟,刘裕的个人威望也达到顶点,刘穆之设想的“造宋”事业在高等士族的助力下最终得以实现。

著录项

  • 作者

    石鑫;

  • 作者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
  • 学科 中国古代史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赵昆生;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