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低能见度下山区高速公路行车安全影响及保障技术研究
【6h】

低能见度下山区高速公路行车安全影响及保障技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内外道路交通安全状况

1.1.2 国内外公路安全管理现状

1.1.3 立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国外研究状况

1.2.2 国内研究状况

1.3 研究目的、技术路线及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技术路线及主要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低能见度对山区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的影响

2.1 山区高速公路沿线低能见度区域分布特征

2.1.1 雾的分类

2.1.2 高速公路沿线雾形成的条件

2.1.3 高速公路沿线雾的分布特征

2.2 低能见度对驾驶员行车的影响

2.2.1 驾驶员低能见度天气下行车心理变化

2.2.2 驾驶员低能见度下行车生理变化

2.2.3 驾驶员反应时间的变化

2.3 低能见度对高速公路道路环境的影响

2.3.1 交通标志识认性下降

2.3.2 路面条件的影响

2.4 低能见度对运输效率的影响

2.4.1 低能见度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

2.4.2 低能见度对高速公路对运输效益的影响

第三章 低能见度下车速与间距控制研究

3.1 低能见度下山区高速公路运行特征分析

3.1.1.总体行车速度分析

3.1.2 对交通影响的能见度值界定

3.1.3 各能见度级别下的行车速度分析

3.1.4 低能见度下跟车车头时距特征

3.2 基于停车视距的安全运行车速研究

3.2.1 参数的确定

3.2.2 基于NCHRP模型的低能见度限速研究

3.2.3 基于《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的安全车速研究

3.3 综合能见度、交通流量等因素的高速公路限速模型

3.3.1 单向行驶车道的最大速度

3.3.2 低能见度下限速模型

3.4 低能见度下最小安全间距的研究

3.5 低能见度下山区高速公路车速车距控制标准

3.6 光学能见度与驾驶员可视距离关系模型

3.6.1 基于背景颜色的光学能见度与驾驶员可视距离关系

3.6.2 基于试验数据建立光学能见度与驾驶员可视距离的关系

第四章 低能见度下山区高速公路行车风险评价

4.1 交通流信息采集

4.1.1 采集方法

4.1.2 高速公路动态交通流信息采集系统功能要求

4.1.3 检测器的选择

4.2 单车运行风险性分析

4.2.1 跟车状态

4.2.2 自由行驶状态

4.3 路段风险性分析

4.4 低能见度下基于BP神经网络的汽车追尾模型

第五章 低能见度下山区高速公路行车安全保障技术研究

5.1 监测系统建立

5.1.1 监控系统组成

5.1.2 布设原则

5.1.3 渝武路雾区监控方案设计

5.2 低能见度下山区高速公路安全保障工程措施

5.2.1 雾灯的使用

5.2.2 人工消雾

5.2.3 高反光率线形诱导和车道示廓

5.2.4 道路及沿线设施规划与沿线气象条件相结合

5.3 低能见度下交通管理技术

5.3.1 低能见度下交通管制步骤

5.3.2 入口匝道交通量控制

5.3.3 各能见度级别管制方案

5.3.4 道路封闭时应注意的问题

5.3.5 收费站、服务区采取相应措施配合交通管制

5.3.6 车队模块化通行

5.3.7 根据雾区大小确定交通管制实际控制点位置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结论

6.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展开▼

摘要

低能见度所引发的道路安全问题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近年因浓雾引起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率呈上升趋势,能见度不足封闭高速公路的频率增大,不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而且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本文应用道路工程、交通工程、交通心理学、气象学和统计学知识,分析了山区高速公路沿线雾的形成条件和形成特征,研究低能见度对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的影响,包括低能见度对驾驶员心理生理影响、对道路环境的影响、运输效益的影响。通过收集重庆某高速公路2008年的交通流和能见度数据,研究低能见度下高速公路行车速度和车头时距特征,并通过试验初步建立了光学能见度和驾驶员可视距离的关系模型,分析了不同能见度下基于视距的最大安全速度和最小安全距离,建立基于能见度、摩擦系数、交通量高速公路限速模型,最后得到山区高速公路低能见度下车速车距管理标准。
  分析交通流信息采集技术,对低能见度下单车和路段运行风险性进行了评价,并建立低能见度下基于BP神经网络的汽车追尾模型。最后从建立高速公路监测系统、工程保障对策、管理技术三方面对低能见度下山区高速公路运营安全保障技术进行研究。
  本文以渝武高速为依托工程,结合现有的监控设备和拟增加的设备,建立渝武路雾区监控系统,并得到山区高速雾区车速车距管理标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