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CODP的大规模定制生产成本优化
【6h】

基于CODP的大规模定制生产成本优化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基本理论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供应链的相关基本理论

2.1.1 供应链的概念及特征

2.1.2 供应链的类型及模式

2.2 大规模定制的相关基本理论

2.2.1 大规模定制的概念

2.2.2 大规模定制的发展研究

2.3 延迟生产的相关基本理论

2.3.1 延迟生产的概念

2.3.2 延迟生产的发展研究

第三章 基于成本与定制水平组合生产方式与供应链匹配模型

3.1 引言

3.2 基于成本与定制水平组合的生产方式和供应链类型

3.2.1 生产方式的再定义

3.2.2 基于成本与定制水平组合的供应链类型再定义

3.3 成本与定制水平组合的生产方式与供应链类型匹配模型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CODP的大规模定制生产成本优化模型

4.1 引言

4.2 基本假设与模型

4.2.1 模型基本问题的描述

4.2.2 模型的相关

4.2.3 符号定义及模型建立

4.3 M/M/1扩展模型的假设与建立

4.3.1 扩展模型的相关假设

4.3.2 符号定义及模型转化

4.3.3 M/M/1扩展模型的分析

4.4 M/M/1扩展模型的仿真

4.4.1 半成品库存成本对CODP最优定位的影响

4.4.2 顾客等待成本对CODP最优定位的影响

4.4.3 制造成本对CODP最优定位的影响

4.4.4 算例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随着顾客需求的个性化和多元化,大规模生产的生产模式已逐渐被大规模定制取代,成为一种不可抵挡的趋势发展起来,而延迟生产作为实现大规模定制的有效策略也产生并得以发展。实施延迟策略的关键在于确定顾客需求切入点,顾客需求切入点的定位以及延迟生产系统的优化不仅对研究延迟生产和大规模定制提供了理论支撑,而且对企业的发展有实际的管理意义。目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大多探讨的是单一顾客需求切入点对大规模定制各种生产成本的影响,较少对多个顾客需求切入点的问题进行扩展研究。本文对不同顾客需求切入点的生产方式进行研究,针对制造商基于顾客需求切入点不同位置的生产成本优化问题,建立了延迟生产系统生产成本优化模型来研究顾客需求切入点的定位问题,并通过算例分析四种生产方式下多顾客需求切入点的最优定位。
  首先,在考虑成本和定制水平因素的基础上分别讨论了生产方式(按库存生产、按订单装配、按订单生产、按订单设计)和供应链类型(刚性供应链、模块化供应链、延迟供应链和柔性供应链),研究企业如何选择生产方式和供应链类型的问题,重点分析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并进行匹配模型研究,研究得出四大匹配模型,即刚性MTS,指按库存生产与刚性供应链的结合;模块化ATO,指按订单装配与模块化供应链的结合;延迟MTO,指按订单生产与延迟供应链的结合;柔性ETO,指按订单设计与柔性供应链的结合。给企业在众多内外环境因素下对生产方式与供应链的选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次,在考虑了制造成本、半成品库存成本以及顾客等待成本的因素的情况下,建立大规模定制环境下基于顾客需求切入点的延迟生产系统生产成本优化模型及其扩展模型,讨论分析三种因素对生产成本及顾客需求切入点最优定位的影响,研究得出随着单位平均库存成本的不断升高,单位顾客等待成本的不断升高,第一阶段大规模生产阶段的单位平均制造成本的不断升高,第二阶段定制化生产阶段的单位平均制造成本的不断降低,顾客需求切入点不断向后推移。此时,制造商更倾向于选择延迟生产,以减少半成品库存成本、顾客等待成本,制造成本及总生产成本。
  最后,通过算例和仿真分析,验证四种生产方式下的最优顾客需求切入点,研究得出对于产品适合采用不同生产方式的企业其最优的顾客需求切入点,能使企业根据自身产品特点选择适合的生产方式和最优顾客需求切入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