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兼顾自行车交通的公路建设技术标准研究
【6h】

兼顾自行车交通的公路建设技术标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自行车行驶特性与行驶要求分析

2.1 自行车行驶特性分析

2.1.1 自行车行驶动力与行驶阻力

2.1.2 自行车行驶稳定性

2.1.3 自行车的制动性

2.1.4 自行车速度

2.2 自行车道通行能力分析

2.3 自行车行驶对道路的基本要求

2.3.1 自行车行驶对净空的要求

2.3.2 自行车行驶对路线的要求

2.3.3 自行车行驶对路面的要求

2.3.4 自行车行驶对沿线设施的要求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兼顾自行车交通的公路线形设计指标研究

3.1 线形指标对自行车行驶的影响性分析

3.2 公路平面线形指标研究

3.2.1 最大超高值

3.2.2 圆曲线最小半径

3.3 公路纵坡设计指标研究

3.3.1 最大纵坡值

3.3.2 纵坡坡长限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兼顾自行车交通的公路横断面设计指标研究

4.1 横断面布置型式及其安全性研究

4.1.1 横断面布设需考虑的因素

4.1.2 国内外典型横断面布置方式

4.2 横断面各部分最小尺寸确定

4.2.1 自行车道宽度

4.2.2 路肩宽度

4.2.3 路侧环境

4.3 典型横断面布置型式与设计要求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兼顾自行车交通的公路沿线设施设置标准研究

5.1 安全设施设置要求

5.1.1 交通标志

5.1.2 交通标线

5.1.3 隔离设施

5.1.4 安全护栏

5.1.5 其它安全设施

5.2 服务设施建设标准

5.2.1 服务设施需求分析

5.2.2 停车休息区设计标准

5.2.3 自行车租赁点设置要求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大理东环海公路设计指标与建设方案分析

6.1 项目概况与建设要求

6.2 技术指标及建设方案合理性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随着人们健身、休闲要求的提高,在风景秀丽的近郊滨湖区,民众选择自行车这种健康、绿色的方式出游已成为一种时尚。但我国长期以来对非城区道路都只考虑汽车的通行要求,对自行车交通缺乏充分的考虑,当自行车大量涌入公路后,必然会对这些公路的通行能力和交通安全造成极大影响。如何设计和建设这类兼顾自行车交通的旅游公路,我国迄今没有相应的技术标准和成熟模式,迫切需要进行专门研究。
  本文以大理东环海旅游公路(外侧临湖并建有1条3.5m宽自行车道)建设项目为依托,通过对自行车行驶稳定性和动力特性、制动性能的分析,进一步理清了自行车交通的行驶特性和要求,阐述了自行车交通对道路净空、横断面布设、线形指标、路面结构及安全设施和服务设施等的特殊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行车交通的特点和灵活性设计理念,对兼顾自行车交通的旅游公路最大超高、圆曲线最小半径、最大纵坡、坡长限制等核心指标的取值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从确保自行车和机动车运行安全、通畅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这类公路线形设计指标的取值范围与设计要求;以宽容、环保和人性化设计理念为目标,深入研究了兼顾自行车交通的环湖旅游公路横断面布置方式和各部分最小尺寸要求,提出了几种能满足自行车交通需要的公路典型横断面布置型式。通过对环湖旅游公路车辆行驶特性和交通安全保障需求的研究分析,提出了兼顾自行车交通的公路标志、标线、护栏、隔离墩(柱)等安全设施设计标准,以及停车休息区和自行车租赁点等服务设置设置建议。通过对大理东环海公路设计指标和建设方案的对比分析,找出了原设计在技术标准运用和沿线设施设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应用本文的研究成果,给出了大理东环海公路的设计优化思路和方案建议。
  本文的研究内容目前在国内还很少有人涉及,研究成果对完善我国公路建设技术标准、指导特殊需求的公路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是“以人为本、安全至上”公路建设理念的具体体现,对我国未来公路建设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