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多层次建模和GIS的垃圾回收行为模型研究
【6h】

基于多层次建模和GIS的垃圾回收行为模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绪论

1.1引言

1.2问题的提出

1.3研究的主要目的

1.4研究的次要目的

1.5研究问题

1.6研究的工作流程

1.7研究方法

1.8研究范围

1.9数据来源

1.10论文结构

1.11工作术语

2文献阅读——一般的垃圾回收个体行为模型

2.1引言

2.2文献阅读的目的和范围

2.3个体行为

2.3.1决策理论

2.3.2社会心理学

2.3.3垃圾回收个体行为基本模型

2.4群体行为

2.4.1研究群体行为的原因?

2.4.2个体聚集成群体的方法

2.5群体行为空间方面的分析

2.5.1垃圾产生量和其空间位置

2.5.2各生活小区居民回收行为差异的原因

2.5.3地理信息系统(GIS)

2.6总结

3案例—垃圾回收个体行为模型

3.1研究区域

3.1.1地理位置

3.1.2自然条件

3.1.3社会-经济特征

3.2固体垃圾管理现状评价

3.2.1垃圾特征

3.2.2垃圾管理

3.3垃圾回收现状

3.3.1路边回收

3.3.2居民垃圾回收

3.4影响研究区域回收行为的因子

3.4.1回收垃圾的动机

3.4.2支持回收行为的硬件设施

3.4.3关于垃圾回收的知识

3.4.4社会-人口属性

3.5研究区域的垃圾回收个体模型

3.6总结

4数据分析

4.1调查设计

4.1.1调查目的

4.1.2调查方法:面访

4.1.3面访设计和完成

4.2个体回收行为分析

4.2.1描述性分析

4.2.2检验模型

4.2.3居民收入和其其它社会-人口变量关系

4.3群体行为分析:

4.3.1收入分类

4.3.2不同收入阶层和主要因子的关系

4.3.3主要因子对不同收入群体的比重

4.3.4研究区域的群体行为模型

4.4本章结语

5回收方案实施模拟和发现

5.1垃圾产生量和分布

5.1.1家庭垃圾产生量估计

5.1.2可回收垃圾的产生量

5.3研究区域行为变量的空间分布

5.3.1收入阶层

5.3.2家庭垃圾回收动机和愿意度

5.3.3回收知识的空间分布值

5.3.4硬件设施下回收垃圾的意愿程度值

5.4模拟回收方案实施

5.4.1三种家庭垃圾回收方案

5.4.2拟结果讨论和发现

6总结和建议

6.1总结

6.2结论

6.3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居民垃圾分类放置回收利用问卷调查

展开▼

摘要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索一种分析垃圾回收行为模式的方法以帮助管理者设计和规划更有效的回收方案。具体的目的有两方面:一是通过多层次建模:回收行为个体模型和不同收入的群体行为模型,来理解居民的回收行为;二是根据群体模型模拟回收方案在研究区域的实施,并预测实施结果。 本论文的研究区域是重庆市主城区中的渝中、沙坪坝和九龙坡三个区,论文建立的行为模型能帮助了解居民社会—人口属性和回收动机、回收知识和硬件设施的相互关系。整个研究可分为两个阶段:个体行为建模和不同收入群体的行为建模。 在个体行为建模阶段,首先根据参考文献建立垃圾回收个体基本行为模型;其次,利用基本模型的基础上,并结合研究区域的个性和现状建立研究区域的垃圾回收个体行为模型;最后,应用实际的面访调查(总共300套)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在群体行为建模阶段,根据研究区域的个体行为模型,从个性到共性,研究不同收入群体(低收入、中等收入和高收入)的行为模式;为演示群体行为模型,地理信息系统(GIS)被用于模拟回收方案的实施。 本论文中所采用的多层次建模结合GIS技术的方法,能有效地帮助建立和理解回收行为模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