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XML的异构数据库数据集成的关键技术研究
【6h】

基于XML的异构数据库数据集成的关键技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绪论

1.1背景概述

1.2研究现状

1.2.1数据集成概述

1.2.2数据集成中数据交换的研究现状

1.2.3现阶段数据交换存在的不足

1.3本文的创新点及工作内容

1.4文章的组织结构

1.5本章小结

2系统相关的关键技术

2.1 XML技术

2.1.1 XML与数据库

2.1.2数据库系统对XML的支持

2.1.3数据库结构到XML结构的映射

2.1.4作为数据交换格式和传输媒介的优越性

2.2 SOAP技术

2.2.1 SOAP消息结构

2.2.2基于HTTP传输SOAP消息

2.2.3基于SOAP进行远程过程调用

2.3 Web Services技术

2.3.1面向服务的架构(SOA)

2.3.2 WSDL

2.4本章小结

3 XML映射文档模板的提出

3.1 XML映射文档模板的提出

3.2映射文档模板的结构

3.3基本转换规则

3.4满足数据请求端的XML文档的创建过程

3.5本章小结

4基于XML映射文档的数据交换体系结构的设计

4.1数据交换方式的确定

4.2多层体系架构的设计

4.2.1体系结构方案提出

4.2.2 UML对体系结构的建模

4.3应用服务器中EJB组件结构设计

4.3.1用EJB组件设计的优越性

4.3.2 Facade设计模式在EJB组件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4.4功能模块设计

4.4.1数据库数据输出到XML文档

4.4.2基于Web Services的数据传输模块

4.4.3 XML文档输出到数据库模块

4.5本章小结

5基于XML映射文档的数据交换系统的实现

5.1 J2EE平台及技术

5.2开发平台及数据环境

5.3系统总体设计

5.4系统数据实体层的实现

5.5系统业务逻辑层的实现

5.5.1建立映射文档模板

5.5.2数据提取业务逻辑的类图及序列图

5.5.3数据提取业务逻辑的实现

5.6 WEB服务层的实现

5.6.1 Web服务实现数据转换的类图及序列图

5.6.2 Web服务数据转换业务逻辑的实现

5.7本章小结

6结论与展望

致 谢

参考文献

附 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独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展开▼

摘要

随着全球市场竞争的加剧,现代企业必须能够快速地响应市场需求,在综合分析大量数据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决策。但由于企业之间的数据库系统、操作系统及数据格式的不同,造成企业信息平台中存放着大量的异构数据,孤立的企业信息严重阻碍了数据的综合分析,企业之间和企业内部迫切要求数据互通、数据共享。人们为解决数据交换问题设计了各种不同的系统,然而目前的数据交换系统存在某些不足:1)大多数系统没有考虑如何穿越企业之间防火墙的安全性问题,普遍采用的方式是直接开放端口连接数据库,因而存在端口开放的安全问题;2)基于分布式对象技术CORBA和DCOM提供了多系统间对象互操作能力,出现了基于RPC的数据交换,但这两种体系使用不同的接口语言,互相调用十分困难,阻碍对于不同平台的数据交换;3)现有数据交换系统大多针对具体的数据库开发的,但是当后端数据库系统发生变化后,其软件较难维护;4)对于现在越来越多的数据格式,传统的数据交换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结构化数据交换的要求。 本文针对现有数据交换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以重庆市应用基础基金项目“智能数据安全备份技术研究—WebDX数据交换”为应用背景,针对企业对数据交换提出的跨平台、独立于具体数据库、基于B/S模式的新要求,提出了一种新的数据交换方案:以映射文档为模板的数据交换,加之以XML文档为数据交换载体、基于SOAP协议的消息机制为传输手段,以符合EJB2.0的CMP模型的实体Beans类化关系数据表等关键技术,解决了以下问题: 1)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XML映射文档模板的数据转换方案。它保证了从源端系统提取、转换后传回到本地的数据信息符合本地数据库模式,极大地方便了本地对返回的数据文档的解析; 2)为了达到以Element数据类型返回数据给用户,提出前端以JavaBean包装SessionBean,完成数据转换业务逻辑,这一关键方案解决了构建满足用户所需的结构清晰的XML文档,并以前端JavaBean作为Web服务的功能实现,生成Web服务,达到真正意义上跨平台,无阻碍地穿透企业防火墙; 3)提出以符合EJB2.0的CMP实体Beans类化关系数据表,使得业务逻辑的实现与后端具体数据库管理系统相互独立,降低设计的复杂度,同时提高系统整体的性能及安全性; 4)实现了基于多层B/S模式、分层EJB组件的异构数据交换系统(WebDX)。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