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山地城市绿地防灾减灾功能初探——以重庆为例
【6h】

山地城市绿地防灾减灾功能初探——以重庆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绪言

1.1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问题的提出

1.1.3研究意义

1.2研究目的和内容

1.2.1研究目的

1.2.2研究内容

1.3相关概念与理论

1.3.1基本概念

1.3.3相关理论

1.4研究方法与技术支持

1.4.1研究方法

1.4.2技术支持

1.5创新点

1.6论文研究框架

2山地城市灾害分析

2.1山地城市灾害

2.1.1山地与山地城市

2.1.2山地城市灾害的类型

2.1.3山地城市灾害的成因

2.1.4山地城市灾害的特点

2.2山地城市灾害的发展趋势

2.2.1自然灾害发展趋势

2.2.2人为灾害发展趋势

3山地城市绿地分析

3.1绿地系统的发展演变

3.1.1欧美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形成及发展

3.1.2日本城市绿地系统的形成及发展

3.1.3我国城市绿地及其发展

3.2绿地的类型分析

3.2.1国外城市绿地分类系统

3.2.2国内城市绿地分类系统

3.3绿地功能探讨

3.3.1常规功能

3.3.2防灾减灾功能

3.4城市绿地防灾减灾研究

3.5山地城市绿地系统特点分析

3.5.1山地城市绿地系统建设难度大

3.5.2山地城市绿地系统形式多样化

3.5.3山地城市绿地系统性差

3.5.4山地城市绿地植物多样性

3.5.5山地城市绿地规划建设较落后

3.6山地城市绿地的发展趋势

4城市绿地对山地城市灾害的防治

4.1山地城市灾害的可防治性

4.1.1人为灾害可以避免

4.1.2自然灾害可以预防

4.1.3地质灾害可以防治

4.2山地城市绿地防灾功能

4.3山地城市绿地的净化作用

4.3.1缓解“温室效应”

4.3.2减少空气含菌量

4.3.3吸滞烟灰和粉尘

4.3.4吸收有害气

4.3.5净化土壤

4.4山地城市绿地的调节作用

4.5山地城市绿地的防护作用

4.5.1山地城市绿地对水旱洪涝灾害的防治

4.5.2山地城市绿地对地质灾害的防治

4.6山地城市绿地价值探讨

4.6.1社会经济价值

4.6.2生态环境价值

5案例分析——重庆市城市绿地防灾减灾功能探讨

5.1重庆城市概况分析

5.1.1重庆城市概况

5.1.2重庆城市灾害分析

5.2重庆市城市绿地现状分析

5.2.1绿地系统性差,影响绿地功能的发挥

5.2.2绿地间联系不够,绿地防护作用不能体现

5.2.3中心建成区绿地类型少,绿地功能不明确

5.3重庆城市绿地防灾减灾措施探讨

5.3.1宏观——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

5.3.2中观——探讨适合山地防灾避灾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5.3.3微观——具体山体坡地的绿地建设

5.3.4发挥综合治理的作用

5.4本章小结

6结论

6.1结论

6.2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21世纪是一个“城市世纪”。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Stiglize)曾讲过:“中国的城市化和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课题”。城市化已经成为各国实现现代化的共同选择。但高速的发展进程改变了自然生态和社会环境,并由此引来频频不断的灾害:有严重的自然灾害,还有源于人类活动引起的人为灾害。现代化城市已成为灾害的巨大承载体,一次又一次的灾难,无情地摧残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中国是一个多山地国家,山地面积和山地城市分布与数量占有重要的比重。山地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性和规律性,山地城市灾害危害更是随着城市化发展速度逐渐加大,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城市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导致城市抗灾的能力越来越弱。随着山地城市灾害的群发性和链状特征的显露,传统的防灾减灾体系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从防灾减灾到加强城市应急管理能力,已成为社会的当务之急,而城市绿地系统在城市综合防灾减灾救灾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本研究课题以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生态保护理论、城市规划相关理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为基础,结合城市防灾学、城市安全理论、环境因素影响理论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基础,先系统阐述了城市绿地的概念和发展以及山地城市特殊的灾害类型、产生因素,再分析了城市绿地对各种城市灾害的防灾减灾原理及作用。 结合山地城市重庆城市灾害的特点,把主要山地城市灾害作为研究对象,在大部分灾害中绿地系统只是防灾减灾要素的一种。故本研究课题在重庆市现有绿地系统调查的基础上,着重论述城市绿地对山地城市主要灾害的防灾减灾作用。希望通过这些方面的分析,得出合理的结论,为城市绿地规划提供新的思考方向,为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