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农村经济破产与国民政府研究
【6h】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农村经济破产与国民政府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第一部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农村的基本情况

一、两个概念

1、农村危机

2、农村破产

二、农村经济的基本情况

1、生产工具的落后

2、农作物产量日趋减少

3、土地兼与土地荒芜

4、土壤肥力减弱

5、金融枯竭

6、“丰年”时的农村经济

三、农民的生活水平

1、农民的收入情况

2、农民的生活水平

3、农民的收支

4、天灾人祸

5、农民的健康状况

6、农民的受教育水平

第二部分二三十年代农村破产原因分析

一、农村破产原因的分析—非政府因素

(一)国际因素

(二)国内因素

二、破产因素分析—政府因素

1、兵差和军费问题

2、救济政策不力

3、行政开支巨大

4、政府机构的腐败与低效

5、赋税苛重

6、农产品统制政策

第三部分“复兴”农村中的国民政府

一、“复兴”措施及效果

1、水利工程建设

2、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3、灾情防控能力的提高

4、减轻农民负担

5、人才的培养

6、交通的改善

二、失败的“复兴”措施及后果

1、试图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关系

2、废除各种田赋附加的政策

3、金融机构对农业的扶持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形势,特别是农村经济危机,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稳定。本文主要对当时农村经济状况与政府为“复兴”农村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进行研究,分析政府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政府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全文分以下几部分: 第一部分:二三十年代农村的基本情况 本部分分析当时农村的经济状况和农民的生活水平。当时农村总体经济情况是:农村的生产力没有多少质的进步,生产技术没有创新,生产工具也远远满足不了生产的需要:当时农村土地兼并问题严重并引发农民失地,土地荒芜,农民失业;土壤肥力下降,最终导致农作物的减产;农村金融日趋枯竭,大量游资淤积都市。 农民的生活没有保障,大部分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无法对农业进行各种改良,农产品竞争力减弱,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也都无法为继;农村人口平均寿命只有35岁,人口死亡率很高,人口实际增长率较低,劳动力缺乏;农村教育极度落后,文盲增多,农业科技也就更难以推广。 第二部分:二三十年代农村破产原因分析 这一部分主要从国外因素和国内因素、政府因素和非政府因素进行分析。 农村的破产有其几千年来的封建痼疾和天灾人祸的原因,也有长期累积起来问题没有及时得到解决的原因。本文主要从政府行为的“作为”和“不作为”角度出发,分析当时农村破产的各种原因。 从国际大环境来说,在当时世界经济危机中,中国农产品由于技术落后,在世界市场上迅速地被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的原料所排挤。 从中国国内来说,高利贷的盘剥,使农民的负担越来越重,再加上农民对新技术的本能排斥,使生产技术越来越落后,竞争力越来越弱,最后连简单再生产也变得困难了。加上突如其来的天灾,农民雪上加霜,农村经济的破产不可逆转。 南京国民政府机构设置职能交叉,行政开支巨大,再加上兵差泛滥,军费种类繁多,占用了大量资金和劳动力;赋税沉重,破坏了农村仅存的一点生产力;饥荒发生后,部分地区救济不力,影响了农民的生存;农产品统制政策,挫伤了农民扩大再生产的积极性。政府的“不作为”使农村破产进一步加剧。 第三部分:“复兴”农村中的国民政府面对已经破产的农村经济,南京政府采取一些措施予以拯救。但是由于政府认识水平的局限,有些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措施未能出台,有些措施不到位,有些措施执行不力,加上措施实施效果的滞后性,所以“复兴”农村的效果是有限的。 政府拯救农村经济破产的措施中确实做过不少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加强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使农作物的产量有了增加;设立了农业试验机构,推广农业改良与防治病虫害技术,研究新品种高产农作物,开办化肥厂;在救灾的过程中,政府对灾情的防控在技术和实际运用中有很大提高,建水文站进行灾害预测,注意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进行水利建设;通过法律形式规定救灾准备金的筹集;另外,政府实实在在地废除了一部分地区的苛捐杂税,减轻农民的实际负担,这对解放生产力,促进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好处;同时政府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在农村中扫盲,在大学培养专业人才;最长远最实际的要算交通的改善,公路铁路环境的改进,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但是,有一些好的措施却没有贯彻到位,成了一纸空文。如:政府试图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关系,废除各种田赋附加,可是由于领导阶级本身的阶级局限,没有达到它应有的效果;为了缓解农村资金短缺,解决生产萎缩,农业经济停滞不前的境况,南京政府采取了一些相应的金融政策,设立金融机构对农业进行扶持,可是结果却成为一些地主、官僚剥削农民的工具,违背了当初设立金融机构的初衷。 第四部分:南京国民政府十年来的农村政策评价 南京政府并没有使农民从根本摆脱封建的压迫和剥削,但是,在30年代中后期,政府努力对农村经济进行改革,制定了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1936年的全面繁荣是南京政府的经济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的开始,对于政府对农村经济的改革所做的努力,我们表示肯定。

著录项

  • 作者

    李瑞新;

  • 作者单位

    北京工商大学;

  • 授予单位 北京工商大学;
  • 学科 专门史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沈毅;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F329.06;
  • 关键词

    国民政府; 农村经济; 农村破产; 农村政策;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