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社会转型期我国乡镇政府公共形象重塑研究
【6h】

社会转型期我国乡镇政府公共形象重塑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研究目的、内容及方法

1.2.1研究目的

1.2.2研究内容

1.2.3研究方法

1.3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1.3.1国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1.3.2国内研究现状及评价

1.4相关词汇的语义辨析

1.4.1“社会转型”的内涵

1.4.2“政府公共形象”的内涵

1.4.3“政府重塑”的内涵

1.5本论文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1.5.1本论文创新之处

1.5.2本论文不足之处

2政府管理模式转换与政府公共形象的历史变迁

2.1放任型行政——守夜警察

2.2管制型行政——全能管家

2.3管理主义行政——公共企业家

2.4服务型政府——人民公仆

3社会转型与乡镇政府“公共形象危机”

3.1政府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转型

3.1.1政府管理理论的转型

3.1.2政府管理实践的转型

3.2后农业税时代的财政困境

3.2.1无法满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需求

3.2.2无法满足建立农村社会保障的要求

3.3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需求的新变化

3.3.1需求层次与需求结构的变化

3.3.2需求类别与需求偏好的变化

3.4乡镇政府遭遇“公共形象危机”

3.4.1理念危机与能力危机

3.4.2信任危机与身份危机

4转型期乡镇政府管理面临的新职能

4.1经济目标向社会目标转向

4.2培养“新农民”

4.3培育农村非营利组织

4.4人力资源开发

4.5电子政务建设

4.6农村公共危机管理

5乡镇政府公共形象重塑的宪政基础与价值导向

5.1宪政基础

5.2价值导向

6乡镇政府公共形象重塑的路径选择

6.1从“官本位”到“民本位”——塑造亲民政府形象

6.1.1“官本位”与“民本位”解析

6.1.2塑造亲民政府的路径

6.2从“无信政府”到“诚信政府”——塑造信用型政府形象

6.2.1“政府信用”的内涵及意义

6.2.2乡镇政府信用缺失的表现

6.2.3建设信用型乡镇政府的途径

6.3从“人治行政”到“法治行政”——塑造法治政府形象

6.3.1“人治”与“法治”内涵解析

6.3.2塑造“法治型”乡镇政府的意义

6.4从“经验行政”到“科学行政”——塑造高效政府形象

6.4.1“经验行政”与“科学行政”解析

6.4.2塑造高效乡镇政府的路径

6.5从“封闭行政”到“开放行政”——塑造阳光政府形象

6.5.1推行政府信息公开,打造交流平台

6.5.2完善政府建设进程中的公众参与机制

6.6从“免责行政”到“责任行政”——塑造责任政府形象

6.6.1“责任政府”内涵解析

6.6.2厘清政府职能边界与有效问责

6.7从“单独管理”到“合作治理”——塑造合作伙伴形象

6.7.1“治理”的产生背景及其涵义

6.7.2构建乡镇—村合作治理模式

7结论与展望

致 谢

参考文献

附 录

展开▼

摘要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改革开放战略率先在城市实行,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先导,继而在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全面铺开。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为社会转型和变迁注入了强大的推力。当前,我国社会开始进入整体、全面的历史转型期,其主要标志为:第一、在社会发展阶段特征上,从农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社会、工业文明过渡;第二、在社会资源配置机制上,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第三、在国家权力和组织架构上,从中央集权到简政放权过渡;第四、在社会结构与功能上,从单一性、同质性向多样性和异质性过渡。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政府管理的转型和变革成为人们的关注的焦点。回顾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我们可以看出政府并非大自然的产物,而是人民基于共同利益而进行集体选择的结果。时至今日,政府已然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诺斯悖论”指出,政府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然而政府又使经济衰退的更远。在我国,乡镇政府在国家权力体系中处于最低层次,却扮演着联系上级政府与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角色,因此,其地位之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立足于我国社会大转型的现实背景,以“乡镇政府”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我国乡镇政府在社会转型期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以及由此导致的公共形象危机,进而在此基础之上提出重新塑造乡镇政府公共形象的对策和路径选择。具体研究框架如下:
   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方法、内容及技术路线;对相关词汇的语义进行了辨析。第二部分简要回顾了政府管理模式的演变与政府形象的历史变迁。第三部分揭示了新的行政生态环境中乡镇政府遭遇的困境、挑战与公共形象危机。第四部分分析了社会转型期乡镇政府面临的新职能。第五部分论述了对乡镇政府公共形象进行重塑的宪政基础和价值导向。第六部分是本文的核心,从七个维度具体阐述了社会转型期我国乡镇政府摆脱公共形象危机,进行形象重塑的路径选择。第七部分为结论与展望,对论文观点进行总结陈词并展望未来了研究趋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